“何况,我家夫人也是为了让我方便携带,以及随时随地方便吃才做出来的么!她是很用了心的……”
这下连圣上也忍不住抬头望天……
兵部尚书顾不得腹诽这小姜四又在炫妻了,只连连点头。
随即立即起身弓腰拱手附和道“圣上,老臣也以为姜大人说的极是!”
“不光是户部,就是兵部和前线的将士们心里都明白,咱们国库的银子不是大风吹来的,平时将士们对吃喝上要求也并不敢苛刻。”
“只是这特殊时期……比如要打攻坚战,这个时候军粮供应上肯定不能差了!
再比如要深入敌后的斥候们,携带的军粮当然要更方便携带也要更容易果腹……”
兵部尚书这话一出,就连户部尚书都无话可说了。
兵部尚书说的这些合情合理啊!
就连工部尚书和礼部尚书都站出来说公道话了。
“圣上,老臣也认为姜大人和方大人说的在理!以往咱们大应朝的军粮供应也也过得去。
可在特殊的时候还是差了些,也因此让一些将士白白牺牲……甚至饿死的都有……”
“如今姜大人家的夫人无意中做出这样合适做军粮的好东西,在特殊战斗时期,能救很多将士的命的啊!”
圣上心里当然也是这样想的。
但要拿银子的是户部,便看向了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只觉得压力陡然增大,但见其他人都看着他,将心一横,先答应了下来。
至于后面银子的问题……再想法子罢。
这个时候,他就明白为何圣上千方百计的想法子要逼着世家大族和官宦世家以及商贾世家们捐银子出来了。
这打一场大仗……真是处处都要银子!
捐!
都特么给他捐!
谁也别想逃!
于是,上前对着圣上拱手道
“那个……圣上啊,老臣之前还是太不严谨了些,毕竟老臣活了一大把年纪,咱们大应朝都没有经历过这样大的反击敌国的战争。”
“如今这两日光因军粮的事,老臣略一算,若战争持续一年以上,上亿的银两都不一定够啊!”
“这国库的银子铁定是不够的……之前姜大人提议捐银子的事,您看是不是要早些开始啊?”
“哦!老臣当然是要捐的,还要带头捐!老臣……嗯,老臣携妻儿捐六千两!”
说完,他得意的偏头去看兵部尚书。
兵部尚书本就是六部尚书中除提议的姜九霄外最愿意捐银子的。
虽心里还是不舍。
待见户部尚书这个铁公鸡都带头捐了六千两银子,他作为兵部尚书岂能输了这老铁公鸡?
当下就报了一个一万两。
新提上来的礼部尚书也出身清流世家。
别的尚书是哭穷,他家是真穷。
相对来说。
颤颤巍巍的报出了个二千两银子。
报出来后,心里怕的不行。
不为别的,这礼部尚书是出了名的惧内。
他都没和自家老妻商议一声,就花了二千两银子……哪怕是为国为民吧。
可老妻多年的淫威在上,他还是怕明日回家被老妻拿着擀面杖给捶死啊!
而工部尚书恰恰相反,他是除了姜九霄外,六部尚书中最有钱的那位。
无他,他外祖薛家是皇商世家。
他就算全家族不事生产,只因出了他这个大应朝的工部尚书,他外家就能以一己之力供养他全族。
因此,他便报出了二万两银子。
姜九霄报的也是二万两。
别的话也不多说。
圣上龙颜大悦。
这可不是他逼那几个老铁公鸡捐的啊。
是他们自己主动要捐的!
若是有六部尚书主动带头捐银子给国库,那么下面的那些官员都不用说了。
兵之国之大事。
只有嫌银子少,不会嫌银子多的。
只要百官和商贾们都愿意捐银子,捐的数额可观的话,便不需对百姓提高税赋了……
事情能这样顺利,还真是亏了姜爱卿和他家夫人了。
圣上在暗暗寻思着,恐怕一般的奖赏都不配姜夫人这样大的功劳……
除了军粮的事,尚书大人们又说起了干菌菇做菜式的问题。
这回可没人嫌弃干菌菇了。
都想着,这干菌菇做的这小菜简直是喝酒最好的下酒菜了呀!
再配上一碟子油炸花生米,那滋味……绝了!
也不知姜夫人那用干菌菇做小凉菜的菜式方子卖不卖……
圣上这边又招手让姜九霄过去说话。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