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便制定了挺进计划。
集结四个主力军强攻出一条不足十公里的单向防线。
先打进徐州,再从这十公里的单向防线向南攻占黄河北岸,向北拓宽单向防线四十公里,完成东出作战计划。
之所以这么着急,就是因为东出作战的唯一战略目标,就是围魏救赵。
围攻徐州,迫使鬼子从华中撤兵。
而且,围攻徐州鬼子是必须从华中撤兵的,这不是选择题,一旦攻占徐州鬼子若是不从华中撤兵,这是华夏方面很愿意见到的。
徐州,意味着江淮地区的核心控制,也意味着华中外包围圈和鬼子在华夏的大后方。
游击队对鬼子的大后方造不成多大的威胁。
但是,五方军团第七路军,不是游击军,而是攻城略地的主力部队,是要攻打主要交通枢纽和主要城池的主力军。
鬼子放弃徐州,便意味着放弃中原。
从北到南的这上千公里战线上,华夏方面的核心战略目的,就是把华中会战强势转变为徐州会战。
而就在第七战场再次开始调动之中,鲁苏战区,江淮战区等地,大规模的华夏军队也再一次开始集结。
在敌后的战斗部队,并没有向晋州集结,也没有向华中集结,而是在这段时间内集结整编战斗部队。
并在这场整编中,效仿五方军团三三制编制,将游击队,敌后武装队,南方行营的战斗部队,八路军的战斗部队,整编出了十四个集团军,九十八万的战斗部队。
唯一的缺陷,就是武器装备严重不足。
甚至不少集团军平均十个人才拥有一把枪。
本来就是敌后游击区,枪械严重不足,现在进行扩充整编,枪械就更加不足了。
不过。
就在东南军团整编结束之后。
空军司令部。
将所有的飞行员全部抽调了出来,临时组建出了一支由四百八十架运输机组成的远程空投部队。
向东南军团空投了一万吨枪支弹药。
嗡嗡嗡嗡嗡!
就在华北上空,空军司令部的战斗机铺天盖地的往返在淮北与五道口之间。
鬼子的战斗机也密密麻麻的起飞试图在豫鲁上空拦截空军运输机。
可是,鬼子的战斗机根本拦不住。
在损失了一百余架战斗机情况下,鬼子被迫放弃了拦截,转变为从华北,华南,华东南三地,抽掉了二十万的兵力,对空投区域进行了围剿。
而这相当于在华夏的华北战场,华中战场开辟了第三处战场,东南战场。
东南战场在顾保祝以及八路军苏北指挥部的率领,与鬼子在华南展开了浩瀚的游击拉锯战。
而就在第三处东南战场,叶挺铁军成为了东南战场能征善战的传说。
不过,第三处东南战场的强度,不算是太高。
鬼子在华北战场和华中战场集结的是精锐师团,而派往东南战场的兵力也不是地方守备部队,双方算是势均力敌。
但是。
随着战争进一步升级,东南战场的开辟。
鬼子在华夏大规模作战中投入兵力增加到了八十万。
而华夏方面在大规模作战中投入的兵力增加到了三百八十万。
可以说。
此时此刻的华夏,除了东北和西南二地,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军团作战之外,华北,华中,华东南已经进入了战争极速激化状态。
双方都打红眼了。
“3号内线传来消息,鬼子向华夏战场增兵一百万了,抽掉了,十七个军,八十七个师团,鬼子从东南亚抽掉了一半的兵力,从东北抽掉了一半的兵力,并从本土调兵三十万。”
而就在这紧张的局势之中,一道惊天之雷在华夏各个指挥部中炸开。
面对华夏战场接连失利的情况,鬼子参谋本部将目光再次集中在了华夏,并开始向华夏增兵。
原本在华夏战场,鬼子攻占华夏半壁江山之后,接连在华夏抽调兵力向东南亚,远东地区。
但是随着华夏集结兵力大规模的反攻,鬼子的重心重新回归到了华夏战场。
“1号内线传来消息,漂亮国向鬼子出售了三千架战机,而鬼子将辽东,东北的一半产业转让给了漂亮国。”
“并且,鬼子和漂亮国签订了北海条约,其中一项就是漂亮国在北海岛四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建立殖民区!”
可紧跟着,又一道惊天之雷炸响在了整个华夏各个指挥部。
这让所有人震惊,却又不意外。
原本华夏战场上,南方行营和漂亮国接触,并试图获取漂亮国的军事援助,就是因为鬼子在华夏战场上,快要将华夏灭亡了。
而鬼子在华夏战场上,有着武器装备的压倒性优势,这才让鬼子从华夏战场抽调兵力向其他地区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