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这个江湖:真气要交税 > 第393章 寒蝉!

第393章 寒蝉!(1/2)

    接下来的几天,我带着陈岩、沈默,一头扎进了堆积如山的卷宗里。

    杜清远起初还饶有兴致地跟着翻了两天,但他性子跳脱,实在耐不住这水磨功夫。

    没一会儿就喊着头晕眼花,溜出去找人喝酒去了。

    九幽教的动向,果然完全应验了李文博的预料。

    他们在成都府彻底绝迹,仿佛从未存在过。

    然而,就在几百里外的泸州龙涧县和叙州南溪镇,却接连传来消息:

    有邪教妖人利用当地闹猪瘟的由头,散布“九幽神可避瘟灾”的谣言,以高价售卖所谓“神水”,敛财的同时发展信徒。

    我即刻下令,命张诚、王武各率一队税吏,联合当地武林联盟的弟子前往清剿。

    反馈回来的战报如出一辙:

    对方几乎一触即溃,稍有伤亡便作鸟兽散,根本不与我方纠缠。

    这看似是捷报,却让我心头更沉。

    他们果然化整为零,采取了这种骚扰、渗透的“泥鳅战术”。

    然而,明面上的高压态势却不能有丝毫松懈。

    我督促武林联盟颁布“诛魔令”,将清剿九幽教与各派弟子的年终考绩、下山试炼挂钩。

    一时间,蜀州各地时常可见持刀佩剑的年轻侠客,大刀阔斧的搜寻着任何可能与九幽教有关的蛛丝马迹。

    这一举动,极大地压缩了他们的公开活动空间。

    ……

    这日,杜清远又被我按在值房里帮忙整理文书。

    百无聊赖之下,他随手抓起一捆看似无关紧要的信件翻看。

    那大多是前几任监正发给镇武司总衙的述职报告副本。

    忽然,他“咦”了一声,抽出其中两封,递到我面前:

    “姐夫哥,你看这个!周监正和吴监正在任时,好像都抱怨过同一件事!”

    我接过来一看,目光骤然凝住。

    这是两封不同年份、不同监正写给总衙的私密报告,并非正式公文,语气更像是发牢骚。

    但其中都提到了一个核心问题:

    “蜀州江湖门派,多与王府产业关联甚深,或直接受其供奉。镇武司税稽、执法,常感掣肘,事倍功半。长此以往,王法不行于江湖,而王府之令可达草莽,此非国家之福……”

    杜清远指着那几行字,难得地正经起来:“我们之前光盯着他们查的具体案子,军马也好,私盐也罢,是不是搞错了方向?蜀王杀他们,恐怕不是因为那几个案子本身,而是因为他们都看到了这个问题,并且打算做点什么!”

    杜清远的一番话,瞬间点醒了我!

    我猛地站起身,在屋内急速踱步。

    没错!

    上上任监正周子明看到了王府势力对江湖的渗透;

    前任吴远道则更进一步,试图用限制卫队规模来削弱这种影响力。

    而朱越……

    我立刻翻出他的履历,果然发现:

    他在调任蜀州之前,在益州任上就曾多次上书,直言“藩镇之弊,在于权柄过重,当徐徐图之,收其财权,限其兵权”!

    削藩!

    这两个字,如同一道寒冰,瞬间刺透我的全身。

    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一种后知后觉的悚然。

    周监正、吴监正、朱监正……

    他们并非死于某个具体的罪名,而是死于看到了同一个真相,并试图触碰它。

    这才是蜀王的逆鳞,是他绝对不能触碰的根本利益!

    之前的通源钱庄,虽然也是他的钱袋子,但毕竟只是灰色收入之一。

    而“削藩”的主张,是要从根本上瓦解他的权力根基!

    所以,只要我的行动停留在打击九幽教、整顿江湖的层面。

    哪怕再激烈,在蜀王看来都只是“疥癣之疾”,他可以用拖延和渗透战术与我周旋。

    可一旦我像前三任监正那样,将矛头指向王府自身的特权……

    我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清远,你说得对!我们不能只被动地等他们出招,也不能只满足于剪除其羽翼。”

    我看向窗外蜀王府的方向,一字一句地说道:“既然蛰伏无用,那便不如主动出击。”

    陈岩和沈默都屏住了呼吸,眼中闪过精光。

    我下定了决心:“他们怕什么,我们就提什么。”

    “下一步,我要让‘削藩’二字,不再是公文中的密奏,而是这蜀州地面上,人人都可以谈论的话题!”

    我忽然想起来秦权的那两个字。

    寒蝉!

    之前我只以为这是柳如弦的代号,此刻却如一道电光划过脑海!

    寒蝉效应!

    秦权要的,或许从来不只是潜伏,更是要打破这蜀州之地万马齐喑、噤若寒蝉的局面!

    别人不敢说的话,我镇武司来说!

    别人不敢碰的红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