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成农家长姐,开局养全家 > 第225章 报名

第225章 报名(1/2)

    翌日一早,乡亲们早早就带着娃子们来学堂报名了。

    看着新建好的学堂,不少乡亲兴奋道。

    “太好了,这学堂终于建好了,以后娃子们有书读了。”

    “是啊!”

    不过有人兴奋就有人担忧。

    “虽说圆丫头把这束修免了,可那笔墨纸砚还是得不少钱呢。

    这供个娃子念书还是得不少钱啊!”

    有人听见这话直接呛了过去,“那念书从古至今都是费钱的玩意,要有钱人家才能供得起孩子念书。

    如今圆丫头把束修免了已经是很好的事了,咱们做人得知足。

    你不上这儿念书,去外面念书多的都要花。

    你总不能让圆丫头给咱们都免吧?

    这都免,就算圆丫头开那个口,你好意思?

    你好意思我可不好意思,人四娘母当初从老徐家出来的时候多难啊!

    人落难的时候,我们没帮人一把

    如今人日子过好了,还不忘拉我们一把。

    我们要知足。”

    适才话里有些许抱怨的人,脸上露出羞愧之色,“我们也不是那个,我只是,说说而已。”

    刚刚呛她的那个妇人不吭声,只给了她一个,“你自己清楚”的眼神,让她体会。

    那人觉得面子上有些过不去,又将话头扯到了先生上去,“也不知道圆丫头请的先生怎么样,

    虽说我们也不指望娃子读个什么名头出来,但这先生有知识没知识还是不一样的。”

    本以为说出这话会得到很多人的认可,但没成想得到还是呛声,“我说李四家的,你若嫌弃免费的学堂,就带你家娃子去镇上,县里,别在这里叽歪。”

    “就是,为了找先生,何里正和圆丫头不知道跑了多少路。

    你如今这样说,真真是太寒他们的心了。”

    “怎么了?你们这是?”

    从外间驾着骡车过来的徐圆,正好听见乡亲们在说什么寒心的事。

    围在一团的乡亲朝徐圆热络的打了招呼,而后才向她说起适才发生的事。

    徐圆闻言只当是适才说那话的妇人,同前世鸡娃的家长一样关心师资力量并未多想,只笑着同他们解释,“我请的两位先生都是教了多年书的老先生,其中有个先生还是董先生的同窗,所以大伙可以放心,我并没有因为给村子孩子免束修就没有重视先生挑选的问题。”

    乡亲们虽说对先生没什么要求,但得知教书的先生是经验丰富的老先生还是很高兴的。

    何里正来的时候正好瞧见他们在议论此事,他看向徐圆问出了适才同徐圆一样的徐圆。

    徐圆抿嘴一笑,“没什么,我们开始给他们登记吧。”

    “好——”

    何里正见这么多人围在这儿,自然也想着给他们早点登记完。

    今日登记主要是个人信息记录,如之前有没有启蒙过,家中有没有三字经笔墨纸砚类的东西。

    一是为了分班,之前村里有不少孩子都在沈风那里启蒙过,但还是有些小家伙或者女娃娃没送去启蒙,所以没念过书的和念过书的徐圆自然是要分开来的。

    二读书总不可能光听就行了吧?

    既然要读书,那书和笔墨纸砚必然是不能少的。

    家中有笔墨纸砚的孩子不用再买,但没有笔墨纸砚的孩子必须买了笔墨纸砚才能念书。

    因这一举动,有些人觉得是徐圆想挣钱才搞出了这么个花样出来的。

    听见人群中的抱怨,何里正怒了,“这笔墨纸砚又不在圆丫头手上买,她挣你们什么钱了?

    至于三字经,你们扪心自问,这个价格是不是比你们去书店买的还要便宜?

    这念书没本书读什么,这念书没个笔墨纸砚读什么,读望天书吗?

    你们要这样说的话,那就不用给孩子报名了,人圆丫头又不欠你们的。

    你们一个个不感恩就算了,还搞的人挣了你们什么多少似的。”

    “何里正,我们不是那个意思!”

    适才那几个有意见的人,听见何里正的话,立马态度软了起来。

    “你们不是这个意思是什么意思?”

    何里正其实也不想揪着他们不放,主要是他知道徐圆为了这村子付出了多少,他实在是不愿意让他们去寒了徐圆的心。

    “何里正,我们错了。”

    那几个村民听见何里正的话,立马埋下头来认错。

    “你们适才说的人又不是我,同我道歉做什么!”

    那几人明白过来,立马朝着徐圆道歉。

    同徐圆道了歉这事才算过去。

    平静过后,众人便开始排队做登记。

    “你好,请问你是哪家的?”

    徐圆虽不是每家每户都认识,但大多都很面熟,不像眼前的人很陌生,一看就不像本村的,但她怕自己误伤,还是客气的问了问对面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