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成农家长姐,开局养全家 > 第173章 这钱花的值了

第173章 这钱花的值了(1/2)

    周大夫和周夫人并不知道自己的弟子已经醒来,两人在一旁为着刚刚萌芽就已经结束的亲事,感到唏嘘。

    不光,周夫人觉得喜欢徐圆,周大夫也是,当然了,这种喜欢是长辈对晚辈的欣赏与喜欢。

    “回去后,你给程儿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姑娘吧。”周大夫叹气道,要让一个动了心的少年抽身回来,唯有将心放在另一个人身上才行。

    程小大夫的脸颊上不知何时滚落了两道温热的泪痕。

    周夫人无奈的叹了叹气,“嗯,我这些日子便找媒婆看看吧。”

    同周大夫和周夫人为自家徒儿充满可惜不同的是叶老夫人。

    叶老夫人看着醉的不省人事的叶榆,气的不打一处。

    以前烧的香,白烧了。

    傻儿子的亲事还是没着落。

    叶老夫人想思来想去,打算明日去叶老爷坟山上去烧点纸钱,让叶老爷在底下保佑保佑他们这还不开窍的儿子。

    不然,再这么下去,她怕她傻儿子真要打光棍了。

    而另外一边,给叶榆程小大夫不断满上的江临也喝醉了,他也被沈风喊着他的长随将他送了回去。

    对于这些插曲,明明是当事人的徐圆,却一概不知情。

    她这会儿才刚刚才上桌子。

    作为主家的她,得和厨上帮忙的吃最后一桌。

    徐圆刚端上饭,就听见何里正洪厚的声音从她身后传了过来,“相帮的亲朋,一会饭吃了,不要走,帮着主家收拾,收拾好了嘛,我们把晚饭吃了,把桌椅板凳还了,再回去。”

    作为流水席面管事何里正虽不用像徐圆这样,吃最后一桌,但他作为流水席的管事,可以说是比徐圆这个主家还要忙的多。

    村里流水席虽在办筹备会那天就会分好分工,但大伙有什么事,都会找何里正这个管事,而不是徐圆这个主家。

    饭后,担任“礼部尚书”的沈风和何大力,同徐圆理了人情和情簿子,直到理清楚,一个管钱的尚书和一个负责记录在册的尚书这才完成了工作。

    等他们这理清楚,负责厨上的乡亲和负责卫生、桌椅板凳的乡亲都将自己的事忙好了。

    大伙忙好了手上事,又开始忙着今晚的晚饭了。

    晚饭的菜,除了一部干菜是中午剩下的,其余都要用新鲜食材做的,因多备了菜,晚饭后,还剩了不少没怎么动过筷子的肉菜,大多都让乡亲们打包了。

    虽是剩菜,但乡亲们都不嫌弃,反而觉得徐圆很大方。

    开玩笑,那可是肉菜呀。

    哪怕现在日子好过一些了,他们也是十多二十天才能吃上一次肉。

    有几个同徐圆年纪相仿的姑娘都邀着徐圆上她家玩。

    对于别人的邀请徐圆自然是笑着答应了,但去不去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主要是同她相仿的姑娘大多不是在家里做女工,来聊上话题的真的少。

    这边送完了帮忙的妇人,那边何里正找上徐圆去算这办席的开支。

    等何里正同她算好账,村里的乡亲已经将院子屋子灶房都给她收拾回去了。

    送走何里正,徐圆关上门回了屋子将她的记账本拿了出来。

    这些日子从建房到开席,她已经花了快三十两的银子了。

    也不怪素芬婶子几人从建房到现在就一直劝着她省一点,省一点。

    例如劝着她院子里就铺石子,不用铺青砖,那青砖好贵的,又例如跟渗出搭的棚子还用什么青砖和灰瓦啊。

    再例如徐安的玩耍屋没必要这么搞,在下面铺点谷草上面再铺两张席子就可以了。

    又或是那席面不用搞的这么铺张。

    但好在徐圆的坚持下,这样都保持了下来。

    虽多花了钱,但她们住在这小院里,住的也舒服啊。

    至于席面,其实这里面也有她想感谢村里人的意思,虽说这些日子村里人靠着她日子变好了不少,可她同样因为他们日子过好了不少。

    这都是相互的,所以挣到了钱,徐圆便想让大伙吃到平日里吃不上,都又眼馋的席面犒劳大伙。

    不过这样一来的结果便是银钱少了不少。

    虽说空间里,她还有不少银钱,也还有花茶的买卖,就是什么都不做,省着些花她也能用大半辈子,

    但她从来都不是个拘着自己的人,她不想精打细算的过日子。

    而且,最重要的她觉得既然老天给了她重来一世的机会,她总得在这儿做点证明自己来过。

    但,这些都要钱。

    从洪灾到现在,也有一个来月的日子了。

    嗯,看来她明日得去县里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铺子。

    正想着,外面传来了徐桃的声音,“阿姐,该你洗澡了。”

    徐圆将记账本收了起来,开门走了出去。

    一出来徐桃就朝徐圆扑了过来,“阿姐,这单独的沐浴间真好啊!”

    虽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