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成农家长姐,开局养全家 > 第164章 人心齐

第164章 人心齐(1/2)

    三边的心都是齐的,一股劲的往着一个方向使,最后渡过了难关。

    外面的疾风越来越强,就是这营帐的帘子都被不时吹起,连带着将雨水飘了进来。

    萧子安起身走到营帐门口,从不时吹过的帘子看向外面,“我来宜州就是为了这堤坝而来,怎有堤坝还未建成,我这个监官就离去的道理。”

    话落,他转身看着跪在地上的亲信。

    这事,跪在地上的亲信都知道。

    可问题是,眼下不是似从前。

    尤其是如今又是在立嗣的关键时候,若他们世子出了事,那便……

    想到这里,跪在地上的亲信齐齐趴在地上求萧子安,“世子,此一时彼一时啊!”

    “还望您万事以自己的安危为重。”

    萧子安眼神坚定道,“眼下百姓和官兵都在为了巩固堤坝而努力,我作为亲王世子,享受了百姓赋税的人,在此时,更没有离去的道理。”

    这些道理跪在地上的亲信不是不明白,只是他们担心万一萧子安真有不测,这大雍的江山落到陈党扶持的誉王世子手中,那就完了。

    是以,他们说什么也不愿意起来。

    萧子安明白他们是为了自己好,也不气恼。

    “我既然食民赋税,那便没有弃百姓而走的道理。

    若此番真不幸陨落在此,那也是我萧子安的命。”

    话落,萧子安转身将身后的帘子揭起。

    帘子一揭开,疾风和暴雨便向萧子安袭来,侯在他一旁的长随见状便要去挡,被他挥手离去。

    营帐寻口最高处,长随一离去,他便将目光放在下方正顶着暴雨和大风艰难作业的民工和官兵身上。

    疾风暴雨下,别说是干活,在这样的天想将眼完全睁开都难。

    可就是这样天下,他们也没有任何懈怠,而是嘴里极有节奏的喊着,“西堤裂缝子——快填桩!”

    “柳枝裹泥来——莫慌神!”

    这样的号子,为自己加油打气。

    跪在地上的亲信虽没有像萧子安那般亲眼目睹,他们干活的艰辛。

    可从号子中不难听出他们此时的情况来。

    一时间,跪在地上的人,情绪复杂极了。

    萧子安将帘子放下,转身看着还跪在地上的亲信,“还望诸位,与我一同齐心,一起渡过此关。”

    跪在地上的亲信犹豫了很久,终道,“下官愿同世子一起渡过难关。”

    话落,萧子安便着跪在地上的亲信起了身,和他们一同研讨对策。

    与此同时周宣那边也发现了,突破口。

    他发现燕子堰的河水还是寻口的河水,除了流向大雍的母亲河长河外还可以流向最近的大江。

    且,在二十年前宋思退带着官兵砸山时,便给今日留了后路。

    那时,长河一带没有水患,宋思退便将水引到了长河。

    但为了防止长河一处也出现水患,那时他砸山时连带着流去大海的口子也砸了,还修了河床,只不过担心将水引到大海会导致宜州百姓缺水,是以那处口子砸开后,又将堵住上了。

    眼下,只要将他那时堵上的口子,砸开便可以了。

    不光他想到了这里,寻口营帐的几人也想到了这儿。

    周宣在想到这儿后,招来人同章昉送了书信,吩咐堤坝的大小事务,便大步从营帐里走了出去,叫上人马同他一块往石门山而去。

    在他的书信往着府城而去时,章昉收到堤坝到了洪峰的消息,也坐着马车往着堤坝而来。

    倒不是他不想争分夺秒驾马而去,而是他和周宣都是出身贫寒的文官。

    年少时是接触不到,做了官后,又用不上,所以骑马他和周宣都是不会的。

    与此同时,清泉村此时防御工作比上午时分也好了许多。

    如乡亲们踩在地上的稀泥巴,现在都被村里人铺上了碎石,垫上了谷草。

    眼下,虽然风很大雨也很大,但至少大伙不会因为那稀泥巴而摔倒了。

    除了考虑到行脚的问题,徐圆还带着村里的妇人他们在河岸边用油布搭了窝棚,为干活的壮丁们熬煮姜汤。

    这样的天,若是不驱寒,得了风寒就麻烦了。

    好在老天爷开恩,在中午时分雨势小了一些,村里人也在此时加快速度完成了最后的防御。

    而此时,周宣和萧子安两路人马也刚好到了石门山。

    “周大人?”

    看着同他一样来到此地的周宣,萧子安有些惊讶。

    不光萧子安感到有些惊讶,就连周宣看着从他身后骑马而来的萧子安也惊讶。

    周宣倒不惊讶,萧子安会想到这里,他只是有些惊讶,他一个亲王世子会冒险上这儿来。

    来这儿的风险可不比在堤坝小,甚至比堤坝还要大一些。

    难道景世子那些幕僚都不拦着他?

    拦着了。

    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