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秦朗抬起头,目光坚定,缓缓开口吟诵道:“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陈源几人听到秦朗吟诗,原本脸上带着轻松欣赏的笑意,可当那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清晰地传入耳中时,众人的表情瞬间凝固,眼中满是震惊之色。
柳如是微微张开朱唇,美目圆睁,喃喃道:“竟有如此绝妙之句,这等胸襟,这等情谊的表达,当真是闻所未闻……”她的声音轻柔,仿佛怕惊扰了这美妙的诗句。
片刻的寂静之后,陈源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激动地大声说道:“秦老弟,此句一出,谁与争锋!这等才华,这等气魄,我陈源今日算是大开眼界了!”
苏晨也跟着站起来,连连点头,赞不绝口:“秦兄,你这诗句,简直神来之笔!将我们之间的情谊,还有对未来的期许,都写得如此透彻,如此动人。”
周恒满脸敬佩,走上前握住秦朗的手,说道:“秦兄,就凭这一句,你这诗必能流传千古!兄弟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夸赞声此起彼伏,将秦朗围在中间。
柳如是也缓过神来,眼中满是倾慕,轻声说道:“秦公子,此等佳作,不知可有诗名?”
秦朗微微颔首,笑着说道:“就叫《送友人》吧,也算是应了今日我与诸位相聚,又想到此番扬州之行,对这友情的一番感悟。”
陈源听后,再次叫好:“《送友人》,好名字!既点明主题,又简洁大方,与这诗相得益彰。秦老弟,你今日这诗,可真是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啊!”
众人又纷纷附和,对秦朗的这首《送友人》赞不绝口,雅间内洋溢着欢快而又敬佩的氛围,众人都沉浸在这美妙的诗句所带来的震撼之中。
陈源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感慨道:“今日能得闻秦兄如此佳作,实乃一大幸事,往后这诗啊,定能成为咱们聚会时常常提起的话题。”
苏晨笑着点头:“是啊,以后我们再相聚,就拿这诗来下酒,别有一番风味。”
周恒也跟着笑道:“那可真是美事一桩!秦兄这诗,当真是给咱们的情谊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秦朗谦逊地摆摆手:“能得诸位谬赞,是秦某的荣幸。这诗也是有感而发,离不开平日里与诸位的相处。”
几人又说笑了一阵,柳如是不经意间瞥向窗外,见天色已暗,街上的灯火渐次亮起,便轻声说道:“不知不觉,时间竟过得这般快,看这时间不早了,大家也该回去歇息了。”
陈源顺着柳如是的目光看去,也点点头:“是啊,今日聊得太尽兴,都忘了时辰。秦兄这几天应该挺忙的,需要准备的事情也多,也早些休息,等秦兄归来咱们再聚。”
苏晨和周恒也纷纷表示赞同,起身准备离开。
秦朗将众人送至门口,一一拱手道别:“今日多谢诸位相伴,等我回来我再做东,咱们好好聚聚。”
陈源拍了拍秦朗的肩膀:“好,那就说定了!你也别太累着,好好休整。”
柳如是微微福身,目光温柔:“秦公子,愿你往后诸事顺遂,期待下次再听你新作。”
秦朗笑着应下,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心中满是温暖。待众人的身影消失在夜色,秦朗转身回秦府。
秦朗走后,柳如是这边回到书房,叫来掌柜问道:“扬州有没有产业。”
掌柜微微颔首,脸上带着恭敬的神情,回道:“柳姑娘,咱们在扬州城是有产业的。城东有一家‘沁香楼’酒楼,生意颇为红火,往来宾客众多;城南还有间‘云锦阁’绣坊,所出绣品精致,在扬州城也算小有名气,盈利一直不错。此外,还有几家布庄和米铺,虽规模不算大,但也经营得平稳,能有稳定进项。”
然后柳如是问道:“知不知道这次学院交流大会在扬州哪里举行。”
掌柜的回道:“目前不知,需要调查一下。”
柳如是微微皱眉,略作思忖后开口说道:“那便尽快去查,务必打听清楚此次学院交流大会在扬州的具体举办地点。另外,将咱们在扬州产业的详细情况整理一份给我,包括产业的规模、经营状况、人员配置等等。我日后可能要去扬州一趟,有些事情得提前准备。若有什么新的消息,第一时间来向我汇报。”
掌柜的恭敬地应了一声:“是,小姐,小的定会尽快办妥。”
柳如是轻轻点了点头,示意掌柜退下。待掌柜离开书房后,她独自坐在书桌前,目光落在桌上摊开的书卷上,却并未看进去。
她的心中盘算着,秦朗去了扬州参加那学院交流大会,自己若能前往扬州,一来可以照料一二,毕竟秦朗于她而言,是极为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