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顺带着把咱批评一番,
好人都他来当,好话他说尽,
咱堂堂皇帝,就白让他挤兑?
凭什么?
咱不能太过纵容这混球了!
朱元璋浑身气血翻涌,再度将关于朱允熥涉及贩售黑货案的密奏,丢到了御桌上。
片刻之后,
朱元璋长叹一声,
想要护着允熥,
咱还是得先用这混球的“详细查证”的拖延办法,
还是暂时不和这混球过多计较了。
他提笔在白纸上,写下一道旨意,
“着令燕王在休养之余,牵头刑部,缓步详尽地审办贩售黑货案。”
老四被咱强制晾到林豪身边许久了,
让他探听林豪的事,办的还不如高炽,
一天到晚,不是去练武,就是去狩猎,
正好可以把案子安排给他,
让他慢慢地去审办。
在偏殿里,他一个劲地说允炆苛待皇叔们,
咱倒要看看他没篡位的时候,会怎么对待侄儿。
朱元璋打定主意,放下了笔,盖上自己的大印,
“来人!”
“传旨给燕王。”
小玄子领命,拿着旨意退了出去。
刚刚忙完所有事项,
皇宫报时的钟声传来,
朱元璋伸展懒腰,心中念叨道,
得太庙见那帮不孝子孙了,
可允炆去办事,怎么还没回来?
他正欲差人去催促,
只听一阵脚步声传来,
朱允炆匆匆跨入内间,躬身行礼,“见过皇爷爷,孙儿回来。差事都办好了。”
“允准缉事队审讯明教刺客获取大霹雳弹制作法、国子监招募职方部专职太学生官员、加快辣椒培育等奏疏的批示,已经传下去。”
“另外,加强火药和火器管制的谕令,工部、兵部、都督府等衙部,臣孙也亲自宣到位,”
“因为这道谕令,要写入祖训,圣旨也让翰林院去草拟了,他们定文之后,会尽快呈奏上来。”
“还有,让军器局搬迁到外城旨意,工部和崇山侯已经领旨,他们会尽快跟进执行。”
“相信京城大爆炸这等意外事件,以后绝对不会发生了。”
在朱允炆看来,
皇爷爷将严管火药和火器的旨意写入祖宗之法,又指令急速搬迁军器局,
虽然有些过度了,
但在京城发生大爆炸的背景下,
这番操作,也能理解。
朱元璋颔首道,“甚好!一定要从根上,杜绝此类事件的再度发生。”
这样一来,
后世的天启大爆炸,绝对不会再发生,
咱也算实实在在地帮到了由校。
朱允炆从袖中掏出一沓稿纸,
“您给的太医院诊疗医案,都是臣孙之前誊抄过的,”
“在传旨的路上,臣孙已经誊抄完毕,”
“请皇爷爷过目。”
前面奏报的政务事项,算是正事,得急办,
朱允炆可以理解,
但皇爷爷把誊抄医案的事,也当做正事,要求急办,
他很是不解,
毕竟这些医案,他之前已经誊抄过一遍了,文稿应该还在才对,
可为讨皇爷爷欢心,
这种莫名其妙的旨意,
他只得不折不扣地完成了。
朱元璋接过朱允炆呈上的稿纸,简单地翻看了一下,
肺疾、虚症、固肾壮阳等等,都齐了,
字迹工整,条目清晰,
不错!
虽然今日朱厚照才给咱医案,
咱先一步把其他鳖孙的诊疗医案,先给他带回去参详,
这叫未雨绸缪。
朱元璋收起稿纸,放入袖中,站起身,
“这些差事,你办得很不错!咱很满意。”
“时间差不多了,咱得去太庙祈福了。”
“御桌上的东西,你收整一下,就回去吧。”
在他看来,朱允炆的辅助理政差事,办得很是尽心,
各种御用的文书,分类收拢得很清晰,
自己总能很轻松找到所需,
所以,
朱允炆自然也领衔了收整御书房文书的差事。
得到夸奖的朱允炆,欣喜一拜,“孙儿恭送皇爷爷。”
待朱元璋的身影消失在房内,
朱允炆走到御桌边,开始整理工作。
他将一封封文书,简单地翻看一下标题,而后分类堆叠好。
在整理了大半文书之后,
他翻到了杨靖的那封密奏,
“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