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茂缓缓松开刀柄,却下意识地想啐一口唾沫,猛然想起顾天曾戏言他吃过马粪,顿时犹豫起来。
唾沫含在口中,既不愿吐出,也不敢咽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呸!
权衡再三,他还是选择吐了出来。
典韦回到五里庄后,马廖兴高采烈地从右军大营借来一辆马车。
张绣对此感到十分好奇。
“我给令妹算了一卦,卦象显示,她稍后会乘坐马车。”顾天笑着解释道。
张绣虽有些困惑,但并未深究。
后来得知马廖被任命为破甲营的通粮官,张绣起初颇为不解。
这样一个关键职位,为何交给心怀异志的马廖?这不是将破甲营的要害拱手让人吗?
思索片刻,张绣恍然大悟,不禁对顾天的安排竖起大拇指。
放眼整个破甲营,马廖无疑是担任此职的最佳人选,无人能及。
……
破甲营编制满员三千人,主将副将之下可设三名千夫长,各领千人。
鉴于当前状况,破甲营仅设有两名千夫长,分别是张绣与彭茂。
张济带来的部下皆为精锐轻骑兵,装备精良,上阵即可冲锋陷阵。
这无疑是张济对张绣这位侄子的极大信任。
典韦所派来的士兵则多为步卒,五里庄本就缺少战马,而战马本身价值连城,更何况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战马。
如今群雄割据,各路诸侯动辄宣称拥有十万、数十万大军,董卓更是夸张地吹嘘百万之众。
但这些不过是虚言,并无实际意义。
判断一方实力,无需关注其夸大的兵力数字,只需看是否能在倾尽全力后凑齐一万骑兵即可。
历史上,真正的强者往往能做到这一点。
即便董卓麾下看似庞大,若将所有骑兵集中起来勉强达到一万,分摊到每位将领手中却远非如此。
即便吕布号称十万大军,也难以凑出一万骑兵,樊稠的情况则更差,最多只能组建三千人的轻骑营。
相比之下,顾天所率领的破甲营并不逊色。
张家私兵本就配备战马,加上从樊稠处获得的五百匹战马,已具备组建轻骑兵的基础。
然而当前问题在于,韩响等人中许多人不会骑马,需经系统训练才能胜任。
为此,顾天决定将两方人员混合编组,以便张家轻骑为韩响团队提供指导。
启程前往泛水关时,马廖手持通粮官印,一路喜形于色,走在队伍最前。
顾天对王永颇为欣赏,便让他担任传令兵。
随后,张绣带领主力先行,彭茂与十余名破甲营老兵殿后,显得格格不入。
毋庸置疑,像向柴浦、彭茂这样的猛将确实具备非凡才能,值得重用。
然而,仅凭言语无法赢得他们的真心归附,毕竟他们都是理性务实之人,不会轻易受骗。
顾天索性顺其自然,相信柴浦身为司农寺出身者,不会抗拒五里庄外的百亩良田。
而彭茂身为沙场宿将,更不会拒绝骁勇善战的精锐骑兵。
彭茂悄悄跟在后面,目光贪婪地盯着张家的骑卒,眼神炽热,仿佛连口水都要流下来。
顾天心里暗笑,想看看彭茂究竟能忍多久。
而张薇离开洛阳的大宅后,像挣脱束缚的小鸟,在马队中来回穿梭,玩得兴致勃勃。
从右军大营到泛水关不过五十多里,按理说一天便能到达,但顾天他们途中耽误了些时间,只能晚些抵达。
所有的辎重都在泛水关,他们无法中途休息,否则夜里只能露天而眠,连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
若是全员骑兵或许更快,半天即可赶到,可惜战马数量不足。
行至半途,张薇渐渐没了兴致,垂头丧气地坐在马上,时不时望向顾天身旁那辆醒目的马车。
犹豫良久,她终于策马靠近。
“喂,你怎么猜到的?”张薇低声道,语气略带羞涩。
“我是神算子,”顾天调侃,“这本事还不错吧?”
张薇一跃跳上马车,经过训练的战马自动跟随队伍前进。
赶车的是王永,他尚不知发生了何事。
“需要我让人送热水过来吗?”顾天善意询问。
张薇探出身子,狠狠瞪了顾天一眼,“ **!”
顾天摸了摸鼻子,自己明明是好意。
对此一脸惊愕的张绣凑近问道:“怎么回事?”
一向拿妹妹没辙的张绣,没想到顾天只用半天便让张薇收敛了锋芒。
“女孩子的私密事,你应该明白。”顾天答道。
顾天阅过《青囊经》,仅凭“望”便已洞悉真相,无需更多推演。
张绣沉默片刻后,神色略显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