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同样来自于邢窑……关键的是,都离河津挺近……”
确实挺近。
可以这么说,在山西已发现古代所有白瓷窑口,技术基本都来自于这两个窑。定窑与邢窑一脉相承,本就不冲突。
水即生若有所思。
省陶瓷所的姚主任,同时也是水即生的学生一脸不解:“林老师,为什么只是部分?”
“邢窑是柴窑,至今没有发现任何有关用煤烧瓷的记载!”林思成笑了笑,“它用的双火膛,乃至多火膛,窑温至多一千三!”
一群人恍然大悟:
水老师的那只碗,以及从北午芹收集到的部分样本,全是窑温至少要达到一千四的高温瓷,用柴窑烧不出来。
有人突发奇想:“会不会是河津本地自创的烧造工艺,包括焦炭?”
稍一顿,林思成摇了一下头。
这不是陶,泥巴糊口罐子,丢进去就能烧好。除了最基本的高温要求,还需要将还原氛围控制到极其精微的程度:多少度的高温,鼓多大的风,又鼓多久,甚至要精确到几度、分钟。
能达到这种地步,工艺不可能凭空而来,不可能说自创就能自创。
林思成怀疑,很可能来自钧窑的前身,禹州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