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回69:带着妻女渔猎荒野 > 第451章 学员名额到手

第451章 学员名额到手(1/2)

    今年的春节,比任何一年都要热闹。

    大年三十这天,张家屯家家户户飘散着饭菜香气。

    往年。

    每家的年夜饭餐桌,能出现一盘肉菜都算是日子不错。

    到了今年,肉菜的数量头一回超过素菜。

    各家包的饺子也都是肉馅饺子。

    年三十吃饺子的传统,早已融入了东北人的血脉当中。

    即使包不成肉饺子,也会用别的馅料代替。

    大年三十晚上这顿饭,必须有饺子。

    主食和猪肉敞开供应,县肉联厂与公社养猪场,成了张家屯吃饱肚子的最大依靠。

    吃饱喝足的同时。

    该忙的活,也是一点都不能停。

    不同于其他生产大队,张家屯忙的都是自己的好日子。

    寒冬腊月啥都能停,唯独两个作坊不能停。

    副食作坊和木器作坊,俨然成了屯子里最重要的地方。

    转眼到了大年初一。

    大家伙该干啥干啥,张抗美是老张家的文化人,更是张家年轻一代中,最有本事的一个。

    他成了工农兵学员。

    毕业有干部身份,吃上国家饭,老张家不但脸上有光,以后去公社办事,也等于有了自己人。

    “同志们,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在你们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印证。”

    距离三月还剩一个礼拜,张家屯完成了对李建民的承诺。

    得知消息,李建民赶到张家屯,亲自验收赠送学校的桌椅板凳。

    仔细检查过后,李建民满脸笑容地表扬张家屯大队。

    社员们不怕苦,不怕累。

    放弃所有休息时间,为扫盲工作做出了出色的贡献。

    话音刚落,王川带头鼓掌。

    张百顺,张铁山,张抗美人立刻鼓掌附和。

    三天后。

    县府派来卡车,将桌椅板凳运到县高中操场。

    准备进行公开赠送。

    通过黄石的关系,王川从地区报社请了两名记者。

    尽可能让县里欠张家屯大队更多的人情。

    “媳妇,你看这是啥。”

    没两天,王川拿着地区报纸回到家。

    刚奶完孩子的徐秀云顺手接过王川递来的报纸。

    报纸头版头条是一张现场照片。

    李建民坐在活动现场中间。

    王川伸手指着文章的一角,说道:“你看这边,是不是有抗美的名字。”

    徐秀云闻言将笑笑交给王川照顾,双手端起报纸阅读上面内容。

    为贯彻上级扫盲工作,解决学校桌椅板凳短缺的问题。

    县里多个部门协调配合,张家屯生产大队主动肩负为学校提供桌椅板凳的重任。

    克服了时间短,任务重等问题。

    过年期间不忘生产。

    最短时间内,生产出大量优质的桌椅板凳。

    为县里多所学校,贡献大量的教学用具。

    接下来,县里会通过张家屯大队的木器作坊,下达更多的座椅板凳制作任务。

    争取今年内,更换全县的课桌板凳。

    让贫下中农子弟在舒适的环境下,接受文化教育。

    文章最后几段,确实提到张抗美的名字。

    整版文字大约有两千多字,介绍张抗美的内容只有不到四十多字。

    王川说道:“别小看这豆腐块大小的内容,只要抗美的名字登上了这份地区报纸,他就是有功之臣,今年的工农兵大学名额,必有他的一个。”

    徐秀云将报纸放在炕桌,说道:“到时候,抗美会去哪上学呀?”

    “应该是去市里的农学校。”

    王川不假思索道:“地区所在的城市,一共有三所高等学校,一个农业学校,一个林业学校,还有一个水产学校,要说最吃香的还得是农业学校。”

    “咱们这位李建民副主任,既是一个会做事,想做事的干部,还是一个懂得投桃报李的干部,肯定会将抗美送到农学校就读。”

    徐秀云似懂非懂地说道:“我听说工农兵学员,每个月都有粮食配给。”

    “何止是粮食,还有钱拿呢。”

    王川笑呵呵道:“每个月,上头会给工农兵学员定额分配35斤粮食,20元零花钱。”

    “零花钱就给20块,这就端上铁饭碗了?”

    徐秀云震惊道。

    “要不然呢?”

    见媳妇一脸吃惊的模样,王川顺口解释道:“工农兵学员刚刚入学,就已经有了干部身份,既然是干部,肯定要享受与身份相匹配的待遇。”

    “35斤粮食,20块零花钱只是读书期间的待遇,毕业以后,待遇还会再往上涨。”

    “难怪那些人为了争一个学员的名额,往往要打得头破血流,阿川,你就不打算给自己弄一个名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