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公主却代表皇室。
又怎能混为一谈。
尤其怀吉还是......
只是想到自己的老妻,司马光久久沉默不语。
这次出现的人名,更是让人大开眼界。
人家历史中赫赫有名的人物都能做到一夫一妻。
可有些,却在年少时光,给人许下无边的诺言。
随着时间的流逝,诺言不在。
只剩下欺骗和折磨。
【求李斯此男的知识点!】
李斯:......
心中出现一个不好的预感。
[喜欢带着小孩牵狗打猎,文采好,写字漂亮,会弹琴。]
[身体素质很好,七十多了被赵高那么折腾还能在狱中上书。]
[韩非越席而舞,李斯击节而歌。
意思就是,上课的时候,李斯会跟自己的同桌韩非突然唱歌跳舞。]
[对楚国没有半分的留恋,只有对秦国的向往。]
哈哈哈哈哈!
还有这段,赵一清再一次对始皇和李斯这对千古君臣cp上头。
[亲自为嬴政的传国玉玺刻字。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看得出来,始皇帝对李斯真的很信任了。]
通篇下去,大家看到的更多都是李斯与嬴政,君臣之间的奔赴。
偏偏两人之间是个烂尾透顶的结局。
谁言不叹息!
【李商隐,求此男冷知识!】
[此男想讨好某位姓杜的长辈,写了好几首诗,但是不太会夸人,一直戳前辈冷点,不久后就冷落了。]
李商隐:!!!
[在给令狐的信里提到过这个世界太坏了之类的话,‘真令人不爱此世,而欲往走远飏耳!’]
[活人感超强,可以看他的《义山杂纂》,纯纯乐子人。]
[给友人写诗,从春天小动物写起,然后拐到说把工作推出去,咱俩骑马出去玩吧!]
[给杜牧写诗,但用对方的名字玩梗。]
[反对包办婚姻,年轻时十分愤青。]
[给韩瞻写信非常直白,且吐槽道,我不是比你考的好吗?为何你先结婚了呢!又谁来把我带走呢!]
李商隐:......
这是冷知识吗?
这分明是笑话。
【哪位古代皇帝去世的时间早一些风评会更好!】
李隆基:......
根本不用看评论。
也果真如此。
[肯定是我们唐玄宗李隆基啊!]
[千古半帝,李隆基啊!]
[毫无疑问的,毫无争议的,毫无质疑的,恭喜李隆基!]
李隆基:......
你看我嘻嘻不嘻嘻。
[李隆基怎么能是参赛人员,他分明是应该坐在评委席上。]
正主根本不用出手。
便自会有大儒为他辩经。
李隆基那叫一个气啊!
可偏偏,大唐着实......
更气了。
【刘彻有多怕他家小彻儿被欺负!】
刘彻:!!!
刘启:!!!
该讲他们父子了吗?
【刘彻跟刘启一比,真不是一位好父亲。
七国之乱后,刘启赶紧册封太子。
顺带把刘彻封王。
而当时的刘彻可谓是最小的孩子。
就连年岁都不满四岁。
然后刘启怕他手头不宽裕,被其他的皇子瞧不起,就让他当胶东王。
最后直接当太子哈!】
刘彻:......
无法反驳。
【接着是周亚夫,开国功臣的后代。
本人更是平定七国之乱。
战功赫赫。
刘启却说他不适合当少主的臣子。】
呃!
战功赫赫的将军不适合当太子的班底。
真是一件好搞笑的事情啊!
【在给刘彻留下的丞相班底中。
刘启更是给刘彻选择了卫绾当丞相。
而卫绾是刘彻太子时期的老师,虽没什么特殊才能,但性格不强势,忠诚老实。】
刘彻想到父皇对自己的谆谆教诲。
心头间生出些难受的情绪。
【要知道,刘彻登基的时候才十五岁。
而汉朝,男子二十岁才算成年,才会举行加冠礼。
可宫廷中,刘彻的长辈是窦太后。
所以,刘启在他死前十天给刘彻亲自加冠,强行宣布刘彻已经成年。】
【谁看了,都无法否定刘启对自己孩子的爱!
反观,刘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