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条件也算中肯,再无推托的由头,最终在条约上签了字。
五国公使离京那日,通州港码头上旌旗微动。
英吉利公使乔治登船时,特意将怀中画册紧了紧,那是宫廷画师郎世宁为路易莎公主与皇子弘洋所绘的肖像,公主着镶金边的中式襦裙,弘洋手持小弓站在侧旁,背景衬着西洋钟表与中式屏风,中西韵味交融。
……
养心殿内。
烛火映着案上五国条约副本,弘历展卷细阅,指尖轻叩案几,眼底难掩欣慰。
张廷玉、顾廷仪、苏琦、鄂弥达、周明远等内阁大臣侍立两侧,静候圣裁。
“眼下西洋诸国虽暂退一步,却非真心服膺。”弘历合上条约,语气沉缓却目光坚定。
“我大清水师刚具规模,南洋商路、工坊产能皆未夯实,此时绝不可与西洋交恶,需沉心打牢根基。”
话音刚落,张廷玉上前一步,躬身道。
“皇上所言极是。西洋诸国此次妥协,多因贸易利权牵绊,若我朝在柬埔寨根基不稳,他日他们必再生事端。
只是清剿残匪与安置移民需同步推进,恐需大量粮草银钱,臣请旨从柬埔寨税务中划拨三成,专项支持柬地事务,确保不拖累国库。”
弘历颔首:“首辅考虑周全,准了。”
顾廷仪随即接话:“皇上,臣另有一虑。柬地民心尚未完全归附,若仅靠威权震慑,恐生逆反。
臣建议尽快开设‘中华学堂’,教柬地孩童习国语、识华文,再派医官入乡义诊,以教化与民生收民心,方能与威权相辅相成,让根基扎得更稳。”
弘历眼中闪过赞许:“顾卿此策甚妙!民心向背才是长久之道,可将此条也添入旨意,令张煌一并落实。”
言罢,弘历抬眸看向张廷玉:“内阁即刻拟旨,传予柬埔寨总督张煌。”
张廷玉躬身应道:“臣遵旨。”
弘历目光转向鄂弥达,语气沉了几分。
“鄂卿,还有一事需你着力。先前驱逐柬境内暹罗驻军,我军虽胜,伤亡折损却也不小。
如今柬埔寨需驻军镇守,南洋诸地亦要布防,现有的兵役制度,已难满足兵力需求。”
弘历指尖在案几上轻轻一顿,目光坚定。
“朕决意,将义务兵役的募兵规模翻倍,先前每年按现役部队百分之五的比例征召新兵,如今改为百分之十。
从各省适龄男丁中按比例抽选,务必让新兵能尽快补充兵力缺口。
此事关乎防务根本,你即刻牵头,会同户部拟定详细章程,三日内须呈朕过目。”
鄂弥达躬身领命,声音沉稳:“臣遵旨,定尽快拿出妥帖章程,绝不敢延误防务。”
弘历微微颔首,又叮嘱道。
“新兵入伍后须严加考核,期满时择其精锐留用现役,庸碌者遣返原籍却不可散归无事,一律编入预备役,每年需集中操练一月,遇战事即刻征召。
这般兵源才算是续得上、用得动。”
“臣记下了。”鄂弥达再躬身。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