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 第464章 再提考公,曲线救国

第464章 再提考公,曲线救国(1/2)

    于是,水就开始下沉,去填补那些空洞。

    地下水下沉,地面的水自然会减少。

    水的总量虽然不变,可由于水的流动,就导致了可使用的水变少。

    再加上地面的污染,被流动的地下水带得到处都是,地下水本身也被污染了。

    全靠着流动过滤,又把深层的土地全部污染,这就形成了一个毒害千秋万代的死结。

    就好像长在人身上的肿瘤,要么人先死,要么肿瘤先死,但终究都得死。

    当这种情况出现了,除非全世界都是同一个国,并且听同一个领导号令。

    否则,知道了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因为你不挖别人会挖,你不发展别人会发展。

    于是,明知道继续下去会死,越搞死得越快。

    可在面对马上死还是未来死的这个问题上,显然大家都会选择后者。

    于是,这种不可阻挡的恶性循环,犹如那脱缰的野马,朝着悬崖狂奔而去,没有人能够阻止了。

    想要活命,只能跳出这片原本活命的地方,去别的星球看看,要么就只能等死!

    因此,李承乾早早的就开始打这方面的主意,作出严肃的规划。

    把全世界弄成一个国,让高层人知道会造成的后果。

    如此一来,谁要是敢犯规,谁就会被大家一起按死,伤害就要慢得多了。

    因此,可持续性发展,自然是一个长远的计划。

    想要让人不丢垃圾,那是不可能的,那么就只能让垃圾变得可循环利用。

    从一开始,就要做好回收利用的可能性。

    哪怕实在没法回收利用,也必须要做到可降解性。

    只有做到这些,在保证大环境正常的情况下,才能够保证大唐的千秋万代。

    就好像目前的改朝换代,从根子上说都是土地引发的危机。

    后世的改朝换代,就是资源引发的危机。

    本质上来说,都是根子上引发的危机。

    没有谁吃饱了没事干,会被裹挟搞事。

    “嗯,既然大的纲要定下来了,诸位爱卿就看着办吧。

    朕就重申一点,段纶!”

    “臣在!”

    “工部做出一切东西的同时,都要想到可降解性和可持续利用性。

    举个例子,就拿玻璃来说。

    可二次熔炼,做成其他的不需要那么透明的东西。

    直到实在无法作为玻璃利用之后,也可以打碎了之后加在混凝土之中。

    如果是可被降解的东西,也就是能够在自然之中腐烂的东西,那就一定要研究如何才能腐烂更快。

    就如同一个袋子,现在加胶的纸袋,就是一种可循环利用方式。

    切记,最好不要出现,必须要以火焚的方式,才能够销毁的东西。

    也或者,埋入地下之后百年都不腐的东西。

    正常的火烧柴与物没事,但是有些东西,火烧出来的烟是有毒的。

    一点两点没问题,可当大家都这么干的时候,那就大家都得被迫呼吸毒气。

    即便量非常的微弱,可这么一辈子半辈子呼吸下来,迟早会导致疾病丛生,导致下一代变得脆弱。

    一代又一代,影响的就是千秋万代。

    总而言之,尽量做到每一样东西,都能够无害化回收或者处理。

    朕也知道,其中肯定是有难度的。

    但不应该因为有难度,就避而不谈。

    我大唐可以发展慢一些,毕竟我大唐实实在在就是世界第一。

    可祸害千秋万代这种事情,绝不允许出现。

    现在的橡胶,也要尽可能的研究,如何无害化的处理。”

    “臣,遵旨!”

    段纶严肃的保证,把这话记在了心里。

    作为工部的尚书,他心中确实清楚,有很多东西都是有毒的。

    就像李承乾说的,一点两点没问题。

    若是大家都这么干,那就大家都得被迫吸毒,没有谁能够跑得掉,这是关乎到自己子孙后代的事。

    李承乾这也算是未雨绸缪,毕竟未来石油肯定要利用起来,到时候就会导致塑料的出现。

    “接下来,说科举的事情!”

    李承乾再次提起科举的事情,百官们顿时竖起了耳朵。

    因为上一次,李承乾在那本白皮书中,包括在朝堂之上,就说起过把科举改为考公。

    “朕上次说过的,关于制度改革的是,先于吐蕃实行。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考公的制度就会改变。

    这一次科举,是乾元以来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

    下一次科举开始,就会彻底改革为考公。

    朕也知道,考公这件事情,可能与诸位爱卿的利益不符合。

    毕竟,有那么一部分爱卿,属于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