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 > 第301章 蝉鸣依旧,却不再刺耳

第301章 蝉鸣依旧,却不再刺耳(1/2)

    盛夏的慈宁宫,蝉鸣聒噪,却掩不住殿内压抑多日的沉闷。

    康熙大步穿过回廊,衣摆带起一阵热风。

    他额间还沁着汗珠,眼底却盈着数月来未见的亮色。

    “老祖宗!皇额娘!”

    人未至,声先到。

    太皇太后正倚在榻上闭目养神,闻声猛地睁开眼,手中佛珠“啪嗒”落在锦褥上。

    皇太后手里的茶盏一晃,溅湿了半边衣袖。

    “皇帝这是……”

    话音未落,康熙已掀帘而入。

    他眉宇间积压的阴霾一扫而空,连声音都带着轻快的颤意:“太医刚诊过脉,说保成的身子逐渐好转,脉象渐稳!”

    “当真?!”皇太后手中帕子飘然落地。

    太皇太后的手指死死攥住康熙的衣袖,浑浊的眼里倏地涌上泪来:“我的保成……可算是……”

    话未说完,已是哽咽难言。

    康熙连忙扶住老人家发抖的身子,这才发觉祖母比上次见时又消瘦了许多。

    记忆里那双能执掌后宫风云的手,如今只剩下一层皱皮包着骨头。

    “孙儿不孝,让老祖宗忧心了。”

    他喉头发紧,轻轻抚着太皇太后的背脊,“您这些日子清减太多……”

    皇太后用帕子按着眼角,声音里带着哭腔:“自打上月保成咯血,皇额娘便夜夜守在佛前,连膳食都进得不香。前几日暑气重,老人家还执意要去乾清宫瞧孩子,回来就……”

    “浑说什么。”太皇太后打断她,却忍不住咳嗽起来。

    康熙这才注意到榻边小几上搁着的药碗还冒着热气,满室檀香里混着苦涩的药味。

    窗外蝉声忽然大作,刺得人耳膜生疼。

    康熙望着皇玛嬷雪白的鬓发,想起那些年她手把手教保成写满文的模样——那时候老人家精神矍铄,还会板着脸训斥贪玩的小太子。

    如今却……

    “孙儿会照顾好保成。”他紧紧握住太皇太后的手,声音沉而稳,“您且宽心将养,保重凤体才是。”

    太皇太后长长舒了口气,像是卸下千斤重担。

    她望向窗外灼灼的日光,嘴角终于泛起一丝笑纹:“去岁移栽的那株石榴,今年倒是开得极好。”

    康熙顺着她的目光望去。

    猩红的花朵压满枝头,在烈日下烧成一片火海。

    就像那个总爱穿着杏黄衣裳的孩子,终于挣脱了死神的桎梏,重新鲜活在这盛夏的光景里。

    “等保成能走动了,孙儿带他来给您磕头。”

    太皇太后摇摇头,指尖轻轻拨动重新拾起的佛珠:“不急,让孩子好生养着。”

    她顿了顿,忽然压低声音,“玄烨,你也要当心身子。这些日子……苦了你了。”

    康熙眼眶一热,匆忙垂下头去。

    殿外忽有清风掠过,带着石榴花的甜香穿帘而入,将那积压多日的药气冲散了些。

    皇太后红着眼眶吩咐宫女:“去摘几枝新鲜的石榴供在佛前——要挑并蒂的。”

    蝉鸣依旧,却不再刺耳。

    康熙走出慈宁宫时,正遇见小太监捧着冰鉴匆匆而过。

    晶莹的水珠顺着铜盆边缘滑落,在青石板上洇开深色的痕迹,转眼就被烈日蒸腾殆尽。

    就像那些悬在心尖上的日日夜夜,终是随着这场盛夏的热风,渐渐消散了。

    *

    消息如一阵穿堂风,掠过重重宫墙,直抵东西六宫。

    荣妃正倚在临窗的湘妃榻上,手中捻着一串沉香木佛珠,忽听外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贴身宫女挑开珠帘,声音里压着几分喜气:“娘娘,那边递了信儿,说是太子爷的脉象稳住了!”

    佛珠“啪”地落在青砖地上,檀木珠子滚了一地。

    荣妃猛地站起身,夏日炽烈的阳光透过冰裂纹窗棂,在她月白色裙裾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她张了张口,却半晌没说出话来,只觉胸口那股郁结多日的闷气,忽地散了大半。

    “好……好……”她指尖微微发抖,弯腰去拾佛珠,却怎么也捡不起来。

    宫女连忙蹲下身帮忙,抬头时却见主子唇角抿得紧紧的,眼底似有波光一闪,又很快隐没在浓密的睫毛下。

    窗外蝉鸣聒噪,紫藤花架投下的阴影里,几个小宫女正踮着脚摘新开的茉莉。

    “备轿。”她突然道,“本宫要……”

    “可皇上……”

    “本宫不去乾清宫。”

    “去奉先殿,”荣妃望着铜镜里自己发红的眼尾,轻轻按了按太阳穴,“总该让芳仪姐姐知道,她的孩儿……熬过来了。”

    *

    延禧宫内,惠妃正倚在窗边修剪一盆兰草,听了宫女的禀报,手中银剪“咔”地一顿。

    她顾不得仪态,一把攥住小宫女的手腕:“当真?太医院亲口说的?”

    “千真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