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天幕,其上镶嵌的星辰不再闪烁,而是凝固的、冰冷的光点,比在地球上看到的要密集、明亮无数倍,如同撒满了钻石碎屑的黑丝绒。而占据了大半个“天空”的,是那颗巨大的、蓝白纹理如漩涡般缓缓流转的星球——地球。它悬浮在那里,壮丽得令人窒息,却又遥远得如同一个触不可及的梦。它不再是能量图谱,而是恢复了视觉上的“形”,是家园,是来处,是承载了他所有过往的摇篮。此刻回望,一种前所未有的、属于灵魂的疏离感与更深的归属感,奇异地交织在一起。
绝对的真空吞噬了所有声音,但乐彩的蓝眼睛却在“听”。他“听”到了脚下月壤深处,远古巨大撞击残留的、如同凝固咆哮般的低频能量震荡。他“听”到了太阳风——那来自恒星的无形洪流——携带的高能粒子,如同亿万颗细小的子弹,持续不断地轰击着裸露的月岩,激发出微弱到几乎无法察觉的、如同宇宙竖琴最低音弦被拨动般的能量涟漪。这无声的“乐章”,是月球亿万年来孤独的咏叹调。
就在这时,一种本能的冲动涌现。并非为了飞行——心念移动远快于此。仿佛是为了更好地融入这片荒凉寂静,为了表达这初抵异星的、无法言喻的自由感,一对巨大的、由纯净能量构成的翅膀,自他灵魂体的背后骤然舒展开来!
那翅膀并非羽毛构成,更像是流动的光,是凝聚的星光本身。它们呈现出半透明的幽蓝色泽,边缘散发着柔和的光晕,每一次轻微的、无意识的扇动,都搅动着月表稀薄的、近乎不存在的逸散气体分子,带起一缕缕极其细微、闪烁着微光的尘埃流。翅膀的存在,如同一个无声的宣言,宣示着这具灵魂体在此刻、此地的绝对自由与超越。
他的目光,带着蓝眼睛的洞悉力,投向远方一处略显平坦的区域——静海。他“知道”那里。生前无数次在资料中看到,人类的足迹曾在那里留下印记。
心念微动,没有移动的过程,他的灵魂体已然“站”在了一片相对平整的灰色尘埃之上。蓝眼睛的视线穿透了表层的浮尘,聚焦在下方几厘米深处。
那里,一个清晰的、带着独特纹理的脚印轮廓,如同烙印般“印”在更古老的月壤层上。它不属于自然,它属于人类。属于阿波罗。
蓝眼睛的光芒微微流转。他看到的不再是简单的凹痕。他看到的是几十年前那个瞬间,沉重的宇航靴带着一个生命的重量、一个文明的渴望,小心翼翼地踏上这片亘古死寂之地时,所激发的能量涟漪。那涟漪极其微弱,如同投入时间深潭的一粒微尘,却蕴含着无比强烈的信息:紧张的心跳、狂喜的悸动、对未知的敬畏、以及人类跨越星海第一步的磅礴勇气!这信息残留,如同一个跨越时空的微弱信号,被蓝眼睛精准地捕捉、解读。乐彩的灵魂体静静地“站”在那个脚印旁,仿佛跨越了半个世纪的时光,与当年的探索者并肩而立。一种无声的共鸣,一种跨越生死的敬意,在他灵魂深处回荡。这是历史的回响,是人类好奇心的永恒碑铭。
他抬起头,蓝眼睛扫过这片巨大的环形平原。视线穿透了表层的尘埃,深入到月壳之下。他“看”到了构成这片“海”的玄武岩熔岩流冷却后留下的、如同血管般的能量脉络;他“看”到了更深处,月球形成早期遭受的、几乎撕裂其结构的巨大撞击所留下的、如同星球级伤疤般的能量断层。月球的历史,不再是一堆冰冷的数据,而是一幅活生生的、由狂暴力量和漫长冷却共同书写的能量画卷,在他眼前徐徐展开。
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如同温暖的泉水,浸润着他灵魂的每一个角落。生前那声沉重的叹息——“活时望着宇宙叹”——此刻,终于在这片寂静的月海之上,化作了无声的狂喜与无上的自由!
他做到了!他以灵魂之姿,抵达了梦想的第一站!挣脱了血肉的桎梏,超越了光速的藩篱,摆脱了时间的枷锁!这月球的荒凉,这宇宙的真空,这绝对的寂静,不再是阻隔,而是他魂力得以尽情舒展的无垠疆场!
灵魂体背后那对幽蓝的光之翼,仿佛感应到他内心的澎湃,不自觉地、充满力量地扇动了一下。没有风声,但搅动的星尘微粒却在蓝眼睛的视野中,如同微型的星河般旋转、升腾。
他最后深深地“看”了一眼那悬浮在黑色天幕上的巨大蓝色星球,家园的影像深深烙印在灵魂深处。然后,他的蓝眼睛转向了另一个方向——那是内太阳系的深处,一颗在望远镜中总是紧随着太阳、难以窥其全貌的小小世界,一颗在极端温差与太阳炙烤下挣扎的星球。
水星。
心念所指,便是归处。
月球表面的灰色尘埃,在他灵魂体消失的瞬间,仿佛被那对巨大光翼最后一次扇动所带起的无形涟漪轻轻拂过,微微荡漾了一下,随即又归于亿万年不变的、死寂的平静。
月海之上,只留下无形的历史回响,和一个属于灵魂的、永恒航程的新坐标。初翔已毕,下一站,熔炉之核。……万水千山总是情,投我一票行不行。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