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都因为一个消息而沸腾了。
1977年10月21日,秋阳正好。
白雅静坐在书桌前,手里捧着一本卷了边的书籍,借着午后的阳光慵懒的看书。
"雅静!雅静!快过来!"
白老爷子突然从书房里冲出来,脸上带着无比激动的神色,"收音机!快听收音机!"
白雅静狐疑的合上书本:"怎么了?又有什么最高指示?"
"不是!是...是高考!"白老爷子激动得语无伦次,一把拽起白雅静就往屋里拖,"要恢复了!高考真的要恢复了!
你爸收到的消息没错!"
开始他听白雅静说高考快要恢复的时候也是信的,可消息迟迟不下来,一日不确定,他就一日落不下心。
白雅静的心猛地一跳,手中的书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她顾不得捡,三步并作两步冲进书房。
两人都屏息凝神地围在那台收音机前。
收音机里,播音员铿锵有力的声音正穿透嘈杂的电波传来:
"...根据中央决定,今年起恢复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制度,凡是符合招生条件的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可自愿报名..."
屋里静得可怕,白雅静能听见自己心脏撞击胸腔的声音。
高考终于要来了!
“爷爷,时间不多了,我得抓紧复习了!”
“好好,你快去!”
白老爷子催促着快去复习,生怕耽搁了她的学习。
此刻的杏花村里,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天啊..."康娟第一个哭出声来,她捂住嘴巴,泪水却止不住地往下流,"我们...我们有机会上大学了..."
“雅静没骗咱们!呜呜呜呜……”
仿佛一颗火星落入干柴,整个村子瞬间沸腾了。
有人跳起来撞到了低矮的房梁也浑然不觉;有人抱在一起又哭又笑;乔宇一拳砸在土墙上,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马平川站在原地,感到一股热流从心底涌上眼眶,这些年来的委屈、不甘和希望一起翻涌而上,让他的视线模糊了。
"乡亲们!静一静!"村长提高嗓门,"还没听完呢!"
收音机里的声音继续着:"...今年高考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各地同时举行,考试科目为政治、语文、数学和理化...考生可根据自己专长选考文科或理科..."
"一个月?只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了?"赵亮喃喃自语,感到一阵恐慌。
和他一样恐慌的人还不少。
十年了,整整十年没有碰过高中课本,那些知识还剩下多少?数学公式、化学反应式、古文背诵...全都模糊成了遥远的记忆。
哪怕白雅静提前给村里报信,还带回来了课本,可他们短短四五个月的时间真的没那么快重新捡起来!
再说了,消息迟迟不下来,村里有些人都在嘀咕这事的真实性了,有的人开始还努力看书学习,到了后来一直没有消息,渐渐的又恢复到了往常一般每天上工的日子。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消息不来说不定是假的,可每天浪费一下午不上工是真的会饿肚子的!
虽然赵亮还是一如既往的信白姐,也很努力的再学了,可他脑子不是天才,真的对自己没什么信心。
"怕什么!"马平川一把搂住赵亮的肩膀,眼中闪着光,"咱们可是正儿八经的高中毕业的!底子还在!"
……
随着日子越来越近,白雅静又给村里去了电话。
“临时从乡下赶到来市里考试期间太容易出意外了!
村长爷爷,让他们提前来吧!咱们家够大,能住的下他们,我们在一块也能一起复习交流学习!”
村长一听,也深觉是这个理。
在心里默数了一下村里能去考试的人“那成,我让他们带上口粮去!人数大概在十五个左右。接下来就麻烦你了!”
“爷爷,您和我客气什么?咱们都是同族的,能帮一把当然要帮了!
再说了,闭门造车可不行,人多在一起才能进步更快呢!”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康家族里就是她的底气和后路,也是她的家人。
将来他们混得好了,她也会更好,这就是宗族存在的意义。
老爷子红了眼眶“好好!你是个好孩子!”
收到这个消息,村里去参加考试的人都开始收拾东西,其中不止他们的包袱,还有家里带去给白老爷子和白雅静的谢礼。
“去了雅静家,你们这些皮猴子都老实点,别给白老爷子添乱!”
“这里头都是老爷子和雅静爱吃的,你们可别偷吃了……”
“不懂的,多问问,雅静那丫头学习一向好……算了,你别打扰她复习了,要不然就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