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修仙之天罡三十六变 > 第389 章 破局之思:不成神,而成圣!

第389 章 破局之思:不成神,而成圣!(1/2)

    龟太郎(独孤信)静坐于寒冰之上。

    识海之中,前世今生的记忆如同两条奔涌的长河,在此刻激烈碰撞、交融。

    前世作为凡人时,他曾潜心研读的道家经典、儒家典籍、佛家偈语。

    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字句,此刻竟鲜活地浮现在脑海。

    与今生修行“万物惊”大道的感悟,相互印证,试图在这“成神之困”中,寻得一条破局之路。

    龟太郎(独孤信)想起前世道家典籍中,关于“神”与“圣”的诸多论述。

    道家言“神者,灵也,依外而存”,又言“圣者,明也,由内而显”,字句间早已点出二者的分别;

    龟太郎(独孤信)想起儒家所推崇的“内圣外王”之道,强调内在德行的修养与外在功业的践行,唯有内外兼修,方能成就圣贤之名;

    还有佛家“自觉觉他”的追求,先修自身智慧,再渡化众生脱离蒙昧,这份“渡人”的初心,竟与他如今践行的“启智妖族”之路隐隐相合。

    这些记忆碎片在脑海中不断盘旋、重组,如同散落的星辰,渐渐汇聚成一片微光。

    就在龟太郎思索至深、近乎陷入瓶颈之时,一道灵光忽然如同划破长夜的闪电。

    骤然劈开了他脑海中的重重迷雾,将所有困惑与迷茫瞬间驱散!

    那一刻,龟太郎(独孤信)心中豁然开朗!

    神与圣,世人往往将二者混为一谈,视作修行路上的至高境界。

    可实际上,二者有着云泥之别的本质区别!

    所谓“神”,更多是一种外在赋予的封号。

    其存在与力量,皆依赖于信徒的供奉与信仰,如同藤蔓攀附大树,根基在外,而非自身。

    信徒虔诚供奉,信仰之力便源源不断,神的威能便愈发强盛;

    可一旦信徒离散,信仰衰败,神失去了力量的源头,便会日渐衰弱,最终走向陨灭。

    更重要的是,神往往有着明确的职司。

    或是掌管风雨,或是主宰丰收,或是守护一方,这些职司如同无形的框架,将神的能力与行为牢牢限定;

    同时,神有专属的庙宇作为供奉之地,有固定的形象刻于神像之上。

    甚至连回应信徒祈求的方式,都渐渐形成定式,久而久之,神便成了被“定义”的存在,失去了自身的自在与超脱。

    而“圣”,则截然不同。

    它并非外在赋予的荣誉,而是自身德行、智慧、功业达到极致境界后,自然而然获得的尊称与地位。

    其根基在于自身,而非外物。

    圣人之道,核心在于“教化”,在于以自身的智慧启迪众生,以自身的德行影响世人。

    在于立言以传后世、立功以济苍生、立德以垂千古!

    圣人的力量,源于对天地大道的深刻感悟,源于对众生的无私贡献。

    这份力量稳固而纯粹,从不依赖外在的香火供奉。

    即便历经千百年,圣人的思想与德行,依然能滋养后世,影响一代又一代生灵。

    圣人行于世间,从不高踞于神坛之上,而是与众生同行,以自身之力泽被苍生;

    众生感念其恩德,敬之、仰之、传颂之,却从不会将其奉为无所不能的神祇,不会刻意焚香供奉、祈求赐福。

    这份敬意,源于发自内心的认可,而非对力量的敬畏。

    “我明白了!”

    龟太郎猛地睁开双眼,那双绿豆眼中骤然爆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先前萦绕心头的迷茫、挣扎与困扰,此刻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清明与坚定。

    龟太郎抬手重重拍在冰桌上,寒冰制成的桌面竟未受半分损伤,只听得他声音洪亮,带着破局后的畅快:

    “我的道,从来都不该是成为那高踞神坛、接受众生供奉、回应无尽祈求的‘妖神’!”

    “我要走的路,是行走于天地之间、点化万千妖族、立下不朽教化之功的……‘妖圣’!”

    不成神,便成圣!

    这六个字如同惊雷,在龟太郎心中轰然作响,成为了破解困境的唯一答案。

    神,是被信仰定义的存在,信仰在则神在,信仰亡则神亡,始终处于被动之中;

    而圣,是以功业和德行定义的存在,自身的修行越高、对众生的贡献越大,“圣”的境界便越稳固,永远掌握着自己的命运。

    想通这一点,龟太郎心中的思路愈发清晰。

    他不再纠结于如何阻断信仰之力的汇聚,反而找到了驾驭这股洪流的方向。

    他要做的,不是像邪神那般建立神国、囤积信仰,将信仰之力据为己有。

    而是要将这源源不断涌来的信仰之力,彻底转化为三种力量:

    一是推动“万物惊”大道不断完善的动力,让这份能启智妖族的大道,变得更加精妙、更加普惠;

    二是提升自身修为与感悟的养分,借信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