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暴君虐我?转身勾搭权宦夺他江山 > 第442章 (番外)太后的日常7

第442章 (番外)太后的日常7(1/2)

    (十四)

    袁好女在一年后生了个女儿。

    取名福宝。

    香君为着不让有的男人过来占便宜,特意让袁好女在宫中生的孩子,还把生育的时间往后推了两个月。

    生育那天,不仅袁好女哭了,香君也哭了一场。

    做了太后之后,她都不记得自己多久没落泪了。

    (十五)

    新政推出第三年,朝廷没有如那些官绅们以为的崩溃。

    百姓们缓过劲儿来,国库里也有银子。

    大家也渐渐习惯了交商税。

    香君也给商人们一些好处,那就是开了海禁。

    这三年,就像是老天都在帮香君似的。

    之前连年灾荒,这三年却气候极佳,收成也好。

    当然,也有让香君不顺心的事情。

    那就是,因为推行新政,杀的人太多,不仅是香君,就连大将军王的名声都跟着一起变差了。

    顾亭雪和袁好女的名声那是一直都不好,所以也不要紧,这两人更是不在乎。

    至于卫知也,也不知道为什么,似乎无人在意。

    香君的新政,动的是那些官绅们的利益。要知道,读书人是有些手段的,虽然香君现在直接武力镇压,他们为了自己的小命,也不敢胡说八道,但是为了搞臭香君的名声,他们也还有别的手段。

    比如说,写了许多香君和大将军王的话本子,在民间流传极,甚至都编出了野史,说大将军王和香君在先帝在的时候,就苟合了,也是大将军王将香君一手抚上太后宝座的。

    不得不说,读书人阴起人来是真的狠。

    甚至还有一本极为艳情的小说,写得那叫一个露骨,香君找来看了看,立刻扔到火盆里烧了。

    对于这件事,香君其实不怎么在意。

    但顾亭雪和陆令仪两人却是如临大敌。

    这些年,顾亭雪已经极少展现他“鹰犬”的那一面了,也很少像前朝那般杀人如麻,但这回,他是真气着了,不等香君下令,就开始搜查这些写书的人,还把市面上的书全部焚毁。

    他是一本都不肯落下,不仅仅是京城,全国各地都跑了一遍,势必要将每一本书都烧得一干二净。

    至于陆令仪她担心的事情更为深远一些,太后娘娘在朝的时候,自然不用担心,可以后呢?

    会不会后世之人,借太后娘娘来攻击天下的女子,让女子们的处境更加艰难。

    虽然百姓都觉得香君好,但是百姓说了不算,百姓的评价也流传不到后世,最后就是这些读书人写得这些东西,能流传下去。

    陆令仪冥思苦想了许多天,终于是让她想到了办法。

    于是,陆令仪找娘娘要了银子,说是为了更好的教化百姓,她要修庙。

    香君正忙着,便批了银子,让陆令仪自己去办。

    之后几年,有一种信仰在民间四处传播,全国各地,香火最旺盛的便是虫娘娘庙。

    不仅可以求收成好,还可以求子,因为虫子生得都多。

    这便是陆令仪的法子,史书后人可以改,但是神明是百姓的信仰,世世代代相传,只要变成了习俗,就是谁都不能抹去的了。

    她就是要用这种法子,让太后娘娘永远活在百姓的心里。

    (十六)

    香君最近很烦,因为如今的百姓都不叫香君太后,都叫她虫娘娘。

    而且,陆令仪竟然把这件事瞒着自己。

    还是许焕文回京之后,嫂嫂李云韶告诉她的。

    香君一肚子气,在太极殿见许焕文的时候,脸都是黑的,许焕文还以为是自己犯了什么错。

    许焕文这些年倒是把江南管理得极好,香君也是满意的,只是,香君不想自己再和那群老臣们吵架了,所以决定把许焕文留在京城。

    许焕文自然也愿意留京,毕竟娘娘是许了他丞相的位置,只等着他把两位丞相中的一个挤走一个,他便能上位了。

    临走的时候,香君却忽然叫住了许焕文。

    “江南是朝廷的,不是哀家的,更不是许家的,不触碰哀家的底线,许家便还是太后的本家,若是许家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兄长别忘记了,哀家可不姓许。”

    许焕文起了一身冷汗,立刻惶恐应下。

    回去之后,许焕文第一件事便是修书给许家的家主,让他自查,许家到底有没有做什么不该做的事情。

    查了一个月,却也没查出来什么,闹得许焕文晚上睡觉都睡不安稳。

    直到顾亭雪把书都烧完了,回京遇到许焕文,看许焕文实在可怜,便提点了他一番。

    “太后娘娘吓你的,许家有没有做不该做的事情,我能不知道么?”

    许焕文这才松一口气,晚上好歹是能睡着觉了,但督促许家子弟从此之后谨言慎行是不敢停的。

    (十七)

    香君把许焕文留在了京城,打算派袁好女去做江南总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