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 第167章 咱们要建造的新航母,吨位究竟有多大?

第167章 咱们要建造的新航母,吨位究竟有多大?(1/2)

    听闻此言,郑青山松了口气,随即又追问:

    \"江院士,只要有设计图纸,咱们现在就能启动新航母的建造?\"

    他的语气中充满自信。

    得益于从毛熊造船厂引进的专业设备,加上三艘八万吨级战舰的建造经验,

    天南造船厂的技术实力已大幅提升,

    在巨型战舰建造领域,其综合能力足以跻身全球前三。

    同时开工建造两艘八万吨级的龙威战舰,便是最好的实力证明。

    郑青山坚信,无论江院士提出何种建造需求,天南造船厂都有能力完成。

    再大的技术难题,难道还能超过同时建造两艘大型战舰?

    面对郑青山的自信表态,江轩宇没有直接回应,而是将目光投向造船厂的造船车间。

    为了建造这两艘八万吨级的龙威战舰,造船厂对造船车间进行了大规模改造,

    如今的车间已能容纳三艘龙威战舰并排停靠。

    但即便如此,仍无法满足江轩宇对空天母舰建造的要求。

    \"郑司令,在正式建造前,需要对造船车间进行进一步改造。\"江轩宇说道。

    \"改造?\"郑青山闻言,连忙追问,\"具体该如何改造,江院士?\"

    江轩宇指着造船车间,阐述自己的设想:

    \"这里,还有这里的隔断,需要全部打通,连成一个整体空间。

    龙门吊等大型起重设备,采用单平台承重设计。\"

    随着江院士的描述,改造后的造船厂图景在郑青山脑海中逐渐清晰——

    几大车间的原有隔断被全部拆除,众多舱室连成一片,

    整个造船厂将成为一个超大型的一体化造船空间。

    想到这里,郑青山不禁开口问道:

    \"江院士,咱们要建造的新航母,吨位究竟有多大?\"

    并非他刻意追问细节,而是江院士提出的改造方案需要对整个车间内部空间进行重构,

    如此大动干戈,可见这艘舰船的体量必定超乎想象。

    \"大约一百万吨级。\"江轩宇答道。

    \"多...多少?\"郑青山怀疑自己听错了,\"一百万吨?\"

    在传统认知中,万吨级战舰已堪称\"巨舰\",十万吨级航母更是顶尖存在,

    即便强如灯塔国的福特级航母,仍处于设计阶段,尚未正式服役。

    而江院士提出的新型航母,吨位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百万吨级别!

    这是人类造船史上从未涉足的领域。

    即便历史上第一艘专门设计的载机舰艇\"企业\"号,满载排水量也仅八十五万吨。

    要知道,吨位直接关乎战舰的综合作战能力,

    这艘百万吨级的航母,无疑将成为\"战舰中的巨无霸\",

    其技术难度之高,可想而知。

    郑青山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动的心情。

    \"我明白了,江院士。造船车间改造工作立即启动,

    请您放心,用不了多久就能完成。\"他沉声说道。

    此前为建造两艘龙威战舰,车间已进行过一次大规模改造,

    有了那次经验,此次改造想必会更加高效顺畅。

    然而,望着天南造船厂的外围结构,郑青山又犯了难——

    按照江院士的描述,这艘百万吨级的新航母必定占用极大空间,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舰船体量越大,对造船厂出口的要求就越高。

    但改造造船厂的出口谈何容易,

    若要拓宽至能容纳百万吨级航母通过的尺寸,必须对造船厂的主体框架进行结构性改造,

    而这远比改造内部空间复杂得多。

    但这个问题又必须解决——

    若航母建造完成却因出口尺寸限制无法驶出造船厂,那将成为天大的笑话。

    察觉到郑青山的顾虑,江轩宇开口询问:\"郑司令,是否遇到了什么难题?\"

    郑青山也不隐瞒,直接道出担忧:

    \"是这样的,关于新航母的出厂通道...\"

    在他心中,无所不能的江院士必定有解决之道。

    听完郑青山的顾虑,江轩宇没有立即给出常规的厂房改造方案,

    而是抬头望向天南造船厂的车间顶棚。

    \"郑司令,这个顶棚可以拆除吗?\"他问道。

    郑青山也随之望向顶棚,答道:

    \"当然可以。顶棚不属于造船厂的主体结构,半小时内就能全部拆除。\"

    事实上,天南造船厂原本采用半露天式设计,

    后来为了保密建造龙威号战舰,才搭建了临时顶棚,以防别国间谍卫星侦察。

    搭建顶棚用了一天时间,拆除起来自然更加快捷。

    回答的同时,郑青山心中不禁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