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第一种,”李锐放下第一根手指:“预设航线自主飞行侦察,我们提前规划好无人机的飞行路线和侦察区域,让它按照程序自动执行任务。优点是简单,不受通信距离限制,理论上可以飞很远。
但致命缺点是,侦察过程中无法实时回传图像和数据,我们只能干等着它飞回来,落地后才能下载存储设备里的信息。
而且,途中一旦发现新情况或者需要调整任务目标,我们根本无法进行动态干预,灵活性几乎为零,在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下,等于是失去了先机。”
“第二种,则是利用我们现有的无侦-6远程战略侦察无人机来中继通信。它们除了是优秀的侦察平台,其数据链系统也具备强大的空中中继能力。
我们可以让多架无侦-6升空,在指定空域盘旋,彼此之间建立多跳中继链路,构建一个覆盖范围广阔的空中通信网络。
理论上,通过这种接力方式,可以将我们地面控制站的有效指挥控制距离,大幅延伸至2000公里以上!”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