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 第177章 巩县豪强

第177章 巩县豪强(1/2)

    河南巡抚陈必谦听了对岸喧叫,气的胡子乱抖。

    身为堂堂巡抚,御史大员,掌管一省军政,竟在总兵官及众幕僚前,被治下小县的县民狠狠羞辱。

    “混账!”陈必谦骂道:“我看这些人就不是什么乡贤士绅,分明就是地方豪强!私造火炮,对峙朝廷,这与南阳刘洪起、嵩县马进忠、禹州申靖邦等贼寇又有什么区别?”

    副将罗岱附声道:“不如咱们冲过去,把炮都抢回来。”

    蠢货,莽夫!陈必谦暗道,这会人在河中,若惹急了对方,突然发难开炮,岂不是死无葬身之地?

    几人回到西岸。

    “巩县豪强周怀民私造火炮,意图谋反,您好言相劝,勒令收缴,并为其脱罪,他们竟不识好歹,对抗官府。抚帅您有守土职责,也有调兵之权,咱们该如何处置?还请示下。”

    左良玉把难题抛给陈必谦。

    陈必谦当下紧要之急是解洛阳之围,然后剿灭河南境内的贼寇,最不济也要赶出去。

    至于流贼去哪,无所谓,只要不来河南就行。

    “当下闯贼与张献忠等贼寇欲图合流抱团,辽东总兵祖宽以三千骑兵去汝州,恐其被四面夹击,我等先急援汝州要紧。”他张望了东岸一眼,“待我向朝廷禀明这巩县之事,再来和这巩县豪强做计较。”

    左良玉见巡抚让步,心中不悦,他没有火炮可以,但自己没有不行。

    可他是总兵,巡抚是统帅,又不得不依令行事。

    明朝文臣统军。

    《明会典》:各边巡抚并漕运、屯田等项都御史,俱加提督军务、兼理粮饷“。明中叶,巡抚通过“提督军务“衔,正式获得了节制地方军事的合法权力。

    《明史·职官志》中有清晰记载:“巡抚掌宣布德意,抚安军民,修明政刑,兴革利弊,考课群吏,禁戢奸暴,振恤灾荒,绥靖边疆。凡兵民利病,皆得举行,与总兵均镇守权。“

    巡抚的提督军务权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军队调度权。

    其二,战略决策权。

    其三,监察弹劾权。

    总兵官的职权则逐渐收缩为单纯的军事指挥。

    《明会典》规定总兵掌操练军队,整搠军器,申严纪律,凡调度征调,必奉敕书乃行。

    也就是说,没有巡抚签署的调令,总兵不得擅自发兵。

    总兵的荣辱升迁,已牢牢掌握在挂提督军务衔的巡抚手中。

    左良玉极其垂涎对岸的火炮,但巡抚既如此说,他也只能按令而行,往南追击农民军而去。

    就在保民营上下都松了一口气,聚团欢悦之时,侦察哨官骑马来报。

    “社长!各位参议,鲁庄姚老爷寨堡被闯贼攻破!全家覆灭!被劫走钱粮无数。”

    顺着伊洛河往南,正是巩西各村,不过都已撤往巩东。

    只剩鲁庄及鲁庄附近的姚家佃户,他们没有入农会,也没签订合约。

    一旁的任庄赵良栋听了心惊胆颤,万分庆幸。

    幸亏自己明智,早早在桃花里购置了别院,和全家亲族都已撤往巩东。

    部分米粮捐了商务堂仓库。

    若是还在巩南任庄据寨堡而守,流贼势大,必也会到任庄劫掠。

    保民营总务堂参议张国栋冷笑道:“我和老黄去鲁庄跑了两趟劝说,他都不入农会,如今身死家破,估计他被杀之前,也曾后悔吧!”

    农会总务堂知事黄必昌道:“官军在后,流贼必不会久待,纵然劫掠钱粮,也来不及搬运一空,全都便宜了左良玉。”

    “无妨,我们这次能守住巩东,便已是全胜。”周怀民几人登上河堤,眺望远去的官兵,“姚家的钱粮,咱们争不过他们,但他家几千亩地和山头,我们必定要吃掉。”

    河堤下传来骚动,一会北林庄会长王修安带着几人来到近前。

    “周会长!”来人衣衫褴褛,跪地抱着周怀民大腿伏地嚎啕大哭。

    周怀民借着火光,看清这人的脸,惊呵道:“陈会长!你们……你们如何至此?”

    来人正是原白窑工具厂厂长陈家茂,一旁还有曹家戏班的司鼓曹严福。

    周怀民忙拉起他们两个,详细追问服役走后的经历。

    陈家茂和曹严福两人在洛阳东关,见到兵部尚书吕维褀之子吕兆琳,吕兆琳对巩县工具厂厂长有印象。

    在陈家茂哀求下,吕兆琳动用王府关系,放了陈家茂和曹严福两人,并派马车送来巩县。

    “喝点热茶。”王修安给二人倒上茶水,并唤炊棚工人送来饭菜,“今冬府役十几人,为何只你们两人?我哥王守诚呢?”

    陈家茂饥寒交迫,端起热茶咕咚咕咚猛喝几口,叹道:“赶上守城,被煮沸的屎尿烫死了。”

    “什么!”王修安犹不信自己的耳朵。

    两人把这遭服役的经历详细与众人说了一遍。

    王修安想起幼时,堂哥王守诚背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