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 第171章 又施三叠阵

第171章 又施三叠阵(1/2)

    蝴蝶的翅膀开始扇动,历史上,李自成提出“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是在崇祯十三年。

    也就是五年后他带着十八骑从商洛山杀出,席卷豫西,攻克洛阳那一年。

    这民兵脸色惨白,蜷缩着不听使唤的大腿,眼神有些绝望,激愤道:“你杀我可以,但不能污蔑周会长!要是没有周会长,我一家老小熬不过今夏。”

    一旁的老回回马守应听了,不由得恼火,举刀威吓:“老子现在就砍了你!”

    “呵,你倒是砍啊!我死了,我爹娘有人帮收麦,我儿子免束修,长成了能包工有钱挣,娶妻生子都不愁,周会长会帮我看好一家子。我崔长贵照样传宗接代,老子只恨自己没多杀两个贼寇!”

    李自成拦着老回回,问道:“你们一个小小的巩县,哪里抢来那么多钱财?能供得起你说的这般?”

    崔长贵嗤笑:“你们还不如我们记实姑娘懂的多,钱财不是抢来的,钱财就是劳动等价物,只要我们多生产,我们就会产出钱财。我们全县五万百姓,每天比你们这种无所事事的流贼多生产一文,一天就多五十两。”

    老回回马守应和曹操罗汝才听了,哈哈大笑。

    李自成眉头紧皱,手指挠了挠嘴角胡须的白霜。

    “等价物?”李自成学习到了现代经济学的一个新名词。

    看着这极其普通的山野村民,竟然能说出自己根本听不懂的见解。

    “呵,那周怀民不愧是读书人,把你们诓骗的不轻。我不杀民,只杀官!我们本次只是路过巩县,你们何必如此死抵着?”

    崔长贵更是激愤,骂道:“年初你们过境,一路上焚村残害百姓,我大姐在婆家被凌辱自尽,你们还说意思说不杀民?”

    要说军纪,农民军前期真的谈不上有军纪。

    李自成此人格局大,善谋略,注重对部下管束,相对军纪较好。

    但并不代表农民军十三家七十二营的军纪都好,在农民军暴力合法化的氛围中,个体道德感被集体劫掠风气无意识吞噬,有些甚至就是本能烧杀抢掠的禽兽。

    闯王高迎祥正在和亲兵私语,此时见河对岸西北方向有大火起。

    随即听到一声巨大的炮响,撕裂空气的呜哨声呼啸而来,一颗硕大的铁弹从老营士兵中穿过,砸地再次弹跳,在人群中生生制造出来一个血胡同。

    断腿残臂乱飞,红的白的流了一地,满地伤兵在打滚哀嚎。

    老营兵卒慌忙后退躲避,阵营骚动,站定后瞧望着打滚的伤兵心有余悸,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腥臊味。

    这一炮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要知道伊洛河宽一里多地,再加上这里距离河岸还有一里,即使高迎祥、李自成等再谨慎,也不认为这里会有攻城的重型火炮,且射程如此之远。

    重型的火炮他们又不是没领略过。

    高迎祥、李自成等头领站在高地,看着从河对岸砸过来的铁弹,和兵卒的哀嚎声,一脸惊愕。

    李自成呼吸急促,死死盯着崔长贵。

    心中大为惊骇!这一个本地的乡绅,竟然有红衣大炮!但他面色恢复如常。

    他之前从填装时间和能在河堤上架炮来分析,错认为是佛郎机。

    想着周怀民既然是士绅,那便有钱购买那么多。

    现在突然觉得,有一种可能,这些佛郎机包括红衣大炮,都是他们自己打造的!

    他心里喜不自胜,本来他只想打这些小炮的主意,现在发现还有重型火炮,更是期待。

    若是自己能把这些炮都缴获,那自己的实力岂不是比别的家营壮大许多?

    此时河对岸响起急促的哨声、唢呐声接连不断,从火把动向看,东岸阵型慌乱起来。

    他心道,这应该是宗敏兄弟得手了?

    早在看到蒺藜时,他就派遣刘宗敏带着部下顺着伊洛河西岸北上,他判断,即使这巩县乡绅再阔气,也不可能把整个伊洛河都洒上蒺藜。

    有枣没枣先打上一杆子,这是李自成东奔西逃多年练出来的战斗直觉。悄摸过去打探打探,把机动性发挥到极致。

    刘宗敏是陕西西安府蓝田县人。

    万历四十五年,大旱,迫使十岁的刘宗敏随父逃荒。

    父亲后因官府逼租税无奈自缢,母亲和他沦为乞丐后不久因冻饿而亡。

    刘宗敏就由其舅父收养。

    到十二三岁时拜了一名河南逃难来的铁匠为师,学习打铁。

    崇祯七年时,李自成打到了陕西蓝田,二十七岁的刘宗敏投入李自成部,其军事天赋在实战中迅速显现。

    他将铁匠经验应用于武器制造,设计出可拆卸的轻便云梯,极大提升攻城效率。

    崇祯八年荥阳大会战中,他提出三叠阵战术,所谓三叠阵,就是以饥民为前驱消耗官军,精兵分两翼包抄,骑兵预备队突击。

    一年多的时间,他凭借技术和勇武,已是李自成部下的核心将领,带着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