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他爹,我感觉那人说得对,咱们这两间房目前用不上,可以租出去啊,一个月也有几百文的收入。”
“对,租出去,我找人去打听打听,看是否有愿意租房的。”
“好!”
------
宏丰帝对于赵清虎提出的房贷很感兴趣,让几个大臣议论了一番,便加入了大渊皇家银行的运行规章之中。
皇家银行并没有参与房贷业务之中,而是以监督者的身份存在。
承接这个业务的是农业银行、煤炭银行,还有一众私人银行。
私人银行的主要业务范围是在京城外,可随着大渊皇家银行发行纸币。
所有私人银行,都在京城设置了分行,好方便跟皇家银行对接业务。
这一次的房贷,他们也很感兴趣。
可惜,一些拥有工位的员工,大都选择农业银行,或是煤炭银行,他们只能吃一些汤汤水水,降低房贷利息,给一些没有固定工作,收入不稳定的购房者释放贷款。
他们也不亏,毕竟,每一笔房贷都有一间房子作为抵押。
若是房贷还不上,他们有权利收房子的。
私人银行执行房贷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他们把半年支付一次改成了每月支付一次,减小了每次支付的额度,倒是挺能诱惑人的。
毕竟,只要有些家资的购房者,按照私人银行的利息一算,每个月还款的数目只是几百文。
如今的京城,只要你是好手好脚,勤奋一些,便是苦力,每个月收入一块银元也不是问题。
就是有些可惜,拆迁新区第一期的房屋有限。
搭配房贷政策推出后,才两个月时间,大大小小所有房屋就全都卖光了。
随后就发生了一件大事,陆帧又带着人杀上门了。
这一次赵清虎没有多吃多占,而是按照新的商税制度,让顾凌轩把商税交了上去。
第一期新区的售卖,总共有一千一百多万两房款,按照新的商税制度,超过五百万两的营收,就是最高档的商税,十税三!
扣除商税后,赵清虎分到了四百七十多万。
不仅如此,第二期的工程也立马开工。
配套的城市系统,环卫、保安等等,在杜府尹的安排下,也快速安排安排上,还是事业单位的编制,虽然工资有点低,可一人工作,养活两三人是没问题的,比慈济院的待遇还要好一些。
慈济院毕竟是妇女救助会下面的慈善机构,并非是营利机构,所以慈济院的工资待遇,基本上就是京城内最低,大概率就是低保水准。
需求会催生改变。
新区的建设,倒逼着京兆府做出了许多改变,增添了很多岗位。
为此,杜府尹是天天跑户部,找人要编制要钱财的权限。
这些事业单位的事情,若是一件件都要找户部,那实在是烦人。
没办法,陆帧最后一咬牙,跟杜府尹商量出了一些办法,准许京兆尹截留一些,原本就属于他们处理的税赋钱财,好让京兆府能供养这些为京城提供服务的事业单位。
杜府尹开心了,他的京兆尹再次壮大了起来。
有了户部新的政策,即便不借助土地管理局的营收,也能养活维持整个京城运转的员工们。
赵清虎听到消息的时候,还挺意外的。
古人不傻啊,有了问题,他们自己就会想办法处理。
处理这些问题,归根究底,还是钱财。
大渊皇朝不缺劳动力,只要银钱足够,啥事不能办?
这些问题,甚至都不用他去提点一二,他也省的麻烦,十分乐见其成。
“爵爷,咱们是不是也应该成立一个公司啊?”
杜府尹最近日子好过了不少,身体都“健壮”了不少。
赵清虎浅浅抿了一口茶水。
“拆迁新区一共有三期工程,多余的地界,需要建设一些公益项目,怎么,你有想法?”
“不敢欺瞒爵爷,下官想着专事专办,我就一个人,有时候也不能劈开了两半用啊。”
京兆尹最近虽然没啥大事,可杜府尹是真的忙啊。
京城他要管,还有商贸新区也要管,还有土地管理局,事情实在是忙的处理不过来。
今日还是忙里偷闲,来找赵清虎商量此事。
“若是筹建一个公司,京兆尹要怎么入股,你们是朝廷官府,又不是私人。”
“这---”
新区第一期的建设,税后京兆府也拿到了不少分红,几百万两啊。
之前杜府尹多次跑户部,找户部要权限,陆帧最终咬牙答应他的一些要求,他的重要筹码就是这笔钱。
最后两个部门商议的结果,便是上交八成到国库,其余的留在京兆府作为维持日常开销。
每年盘账一次,多退少补!
规矩虽然粗暴,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