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丁口税,才是彻底放开生产,让人口爆炸式增长的关键。
还摊丁入亩,你皇帝内库都有数千万两了,国库内也不少钱财,丁口税免了就免了。
这才是真正的给老百姓减赋。
至于朝廷的税收,商税改革后,还担心缺钱?
大渊皇朝的土地税负也没减少,而且朝廷才立国五十多年,特权阶层也不多,每年收上来的税粮还是不少的。
老百姓不用交丁口税,手上余粮多了,左右最后还是会卖给粮库,一样是回到朝廷手中。
思虑间,马蹄哒哒,走在刚刚翻修不久的水泥道路上,速度一点不慢。
半下午的时候,队伍已经入城。
北王、辽东大军,是这一次的主角。
皇帝的车驾,在队伍中,都变的不显山不露水,周围全都是护卫,遮住了百姓们的视线。
中央大街上,从城门口直达午门,来自辽东的大军,迎来了百姓们的夹道欢呼。
宏丰帝早就下令,为了迎接辽东大军凯旋而归,整个大渊皇朝,连续解除三日宵禁,让天下百姓,与国同庆。
“爹,晚上有社戏、庙会,夫子街还有文会、灯会,我们去玩吧?”
“不行,老爹我年纪大了,让你们大哥带你们去玩。”
今晚,注定热闹。
家里面的孩子,不管大小,都想出去看看。
倒是赵清虎,下午看了俘虏入城,没了兴趣。
最大的热闹都看过了,还有啥好看的?
这些俘虏,足有三万多人,从京城东城门入城,而后走中央大街,穿过整个京城,怕是要到后半夜才能全部离开,押送去京郊的京营,等待朝廷处置。
一些王公大臣,肯定是要册封爵位的,作为象征。
其余人,宏丰帝也早就有了处置意见,分流。
愿意戴罪立功的,加入辽东大军,或是编入渤海舰队。
当然了,还要甄别出身问题。
贵族的不要,就要平民,最好还是奴隶。
这些人在草原上过的可比中原百姓还要苦。
剩下一部分平民跟奴隶,让他们组建开垦团,进入辽东,帮着开垦土地。
最后就是贵族,以及附庸在贵族身边的卫士们,给他们洗一洗,罪大恶极的,榜上有名的,腰斩菜市口,其余的送去海外,给皮甲人为奴,充当炮灰。
人虽然多,分一分,也没剩多少。
最开心的,自然就是安乐公阮有机。
总算,他也有同一个阵营的同温层了。
这些来自草原的王公贵族,跟他是一样的待遇啊。
就算不能在大渊皇朝的京城内抱团取暖,彼此联合,至少也有一个说说话的人。
晚上,赵清虎留在家里,没出去凑热闹,孩子们则是一股脑,全都跑了出去。
开春不久,运河快要封冻了,二郎他们又要启程回绿竹村了。
这一次,大朗一大家子,还有五郎,都会跟着去。
大丫没空,要工作,二丫、三丫他们都要上学,便也不去。
北王入京献俘,带回来的可不仅仅是俘虏以及辽东大胜。
光是这一次,带回来的活着的战马就足有五万多匹,还有牛羊无数,财富更是惊人,金银都是一车一车往皇宫搬运。
赵清虎倒是很快就拿到了数字。
因为不管是黄金还是白银,甚至是一些粗糙的金银制品,宏丰帝都命人运送到了皇家银行的铸币工厂。
这些金银,都是要重新估价,重新铸造的。
赵清虎拿到的数据,这批金银的估价在八百万两左右。
按照朝廷的分配制度,内库可以拿一半。
剩下一半,则是给国库,以作战后,死亡士兵抚恤,奖赏,以及伤兵安置之用。
拿到数字后,户部尚书陆帧大大松了口气,有了这笔钱,至少不用户部额外搭进去。
除了金银外,缴获的战利品中,还有不少宝贝呢,甚至有从中原劫掠走的,一些名人名画,珍贵字帖,书籍等等。
皇家家族,毕竟曾经也入主中原过,高层贵族的鉴赏能力还是值得信任的。
胡无百年国运,若非如此,以野蛮粗暴的游牧文明来统治农耕文明,年深日久,广袤的中原大地,怕是要变成牧场。
游牧可养不活亿万万汉人。
一连数日,京城内外都是举国同庆,大家为辽东大军的凯旋而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北王在京城停留了一段时间,很快便再次北上。
这一次,他依旧要统帅辽东大军,北上草原。
只是跟之前相比,这一次的任务变了,他要带领草原归附过来的牧民们,还有辽东大军,深入草原,找寻一些适合定居,适合开垦土地,种植土豆、红薯的地方。
这才是根基!
五郎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