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第398章 京城十七小学

第398章 京城十七小学(1/2)

    新年期间的京城,毋庸置疑是热闹的。

    朝廷虽然封朝,但是一些例行活动还是有的。

    不仅如此,今年比之往年,更加盛大,皇帝舍得出钱,连陆帧都舍得从国库内拿出一些钱财、物资用作庆祝之用。

    甚至是全国三十六路,他都批复了一笔活动经费。

    对于这个新春,上到朝廷百官,下到黎庶百姓,实际上都是满怀期待的。

    因为有两件事情,是所有人都乐见其成,愿意参与其中的。

    其一便是北王要从辽东回来了,要入京献俘!

    另外一件事情,便是镇南王已经开始班师回朝。

    一南一北两大胜利,早就邸报全国。

    镇南王可是给朝廷运回来一千万两真金白银啊,还把安南皇室给抓进了京城。

    草原之上,这个王,那个王,可比安南要多多了。

    安乐公给了前任安南国主,现在又有草原上的俘虏过来,是不是可以把昏德公这个爵位给出去?

    草原上来的牛羊,京城内百姓们反正是吃上了。

    接下来,大家都想看看,草原上的俘虏,还有传说中,那黄金家族的传承贵族长什么样,朝廷又会怎么安置他们!

    说实话,虽然不上朝,但是宏丰帝也在为此为难。

    这些草原贵族,不可能全都放回去,让他们回到草原,简直是放虎归山。

    可怎么安置也是大问题。

    北王年前送来的战报中,也谈到了这个问题。

    他这一次要带回来的俘虏,贵族就有三千多,依附在贵族身边的卫士足有四万人。

    宏丰帝也有些麻爪,草原上总共才多少人啊,你把这些人全都弄来干啥?

    养着他们不耗粮食的吗?

    北王这一次究竟拿到了多少战利品啊,竟然有如此之多的俘虏?

    化整为零,打散他们,送去全国各地,明显不太现实。

    这些都是俘虏,来了大渊皇朝,可不能让他们好过了,是要当奴隶的。

    送去大西北,或是直接送去蜀中?藏地?

    让他们去跟西部的牧民抢饭碗?

    此乃取乱之道,乌斯藏虽然大,容不下这些人。

    想来想去,宏丰帝只能想到,要么送他们去江南干苦力,要么就是去安南自生自灭,或是带去海外,帮着征战新大陆。

    可惜啊,过年期间宏丰帝没能见到赵清虎。

    否则,赵清虎就能告诉他,这些人就应该编入军中,送他们去倭国充当炮灰先锋。

    草原上吃多了牛羊,头脑简单,四肢发达,送去倭国战场,光是露个脸就能吓死那些倭寇。

    全国各地,多少脏活累活没人干啊。

    这些俘虏一个个力大如牛的,用他们不刚刚好?

    还有乌斯藏往西,大好天地,送他们过去垦荒吃沙子也好啊。

    实在不行,北王不是把辽东往东打下来了吗,干脆送这些人去西伯利亚种土豆啊。

    那地方锻炼人啊!

    皇帝忧心,赵清虎倒是安逸得很。

    过年期间,他家里是好好热闹了一番。

    此外,也多了一些新鲜吃食。

    拔丝土豆,拔丝地瓜,赵清虎没怎么吃过,但是这东西做出来后,家里面上上下下都喜欢。

    大丫还说了,要把这道菜推广到红满楼。

    想着如今的辽东还在开发,东北三省甚至还在野猪皮、渤海人的占据之中,半游牧半定居。

    赵清虎想着是不是先把铁锅炖大鹅的发明权留在京城!

    这东北铁锅炖,变成北京铁锅炖,也让大哥们少遭罪几百年不是?开发辽东的时候,就把这名菜带过去。

    “大郎,庄上人保存土豆、红薯,都有什么好办法吗?”

    红薯土豆、其他的都好,就是保存起来有些困难。

    不像稻谷,一年吃不完,多拿出来晒一晒,明年继续吃,哪怕是陈谷,也就是口味有点差而已,不会直接腐烂。

    红薯、土豆可不一样,这东西,保存半年都要仔细伺候,搞不好就烂了臭了。

    “没啥特殊办法啊,都是爹你在报纸上说的,对了,还有晒成红薯干、土豆干的。”

    晒干?

    好原始的保存办法!这方法,绝对是老祖宗传下来的。

    新鲜的红薯、土豆切成片,或者切成条,晒干大量脱水后保存。

    这是拿主粮当干菜处理啊。

    从正月初一到元宵,赵清虎出门的次数不足一手之数。

    年纪大也是有好处的,他也是赵府老太爷,可以当一个家里蹲,不用天天忙着拜年访友。

    热热闹闹过了元宵,站在家里,都能看到外面灯火通明,整个夜空被无数灯光照耀如白昼。

    第二日,赵清虎就不清闲了。

    六郎、四丫、大孙子、二孙子,四个小孩,背着小挎包,穿上了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