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他还想负隅顽抗,咬死是对方眼花。
可于曼妮的描述如此详尽,时间、地点、人物特征、甚至他那些下意识的体贴动作都分毫不差!
这绝非偶然看见能记住的!
更可怕的是,她竟然提到了照片……
这是致命一击!
如果她真的从包里掏出照片,铁证如山,他再矢口否认,那场面该是何等难堪?
不仅会被当场打脸,更会显得他虚伪懦弱,毫无担当!
这将彻底摧毁他的形象。
电光石火之间,无数念头在刘青山脑中飞转。
抵赖已无可能,只会让情况更糟。
坦白?
承认脚踏两条船?
在1979年,这种道德污点足以让他身败名裂,前途尽毁!
尤其对方还是于司长的千金!
这个险,他万万不能冒!
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的闪电,骤然照亮了他的思路。
他脸上紧绷的肌肉缓缓松弛,露出一抹带着苦涩和无奈的笑容,仿佛被戳穿了什么无关紧要的小秘密:“呵……这么巧?那天……你也去城隍庙了?”
“这么说,你是承认了?”于曼妮紧追不舍,目光灼灼。
“承认什么?”刘青山故作不解,眼神却带着一丝“你何必明知故问”的了然。
“你说承认什么?”
于曼妮脸上的笑容愈发古怪,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玩味,悠悠说道,“当然是承认……你脚踩两条船啊……青山同志,真没想到,你平日里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背地里却是这种人……你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啊!”
她的语气里充满了失望和嘲讽,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不!我没有!”
刘青山斩钉截铁地否认,声音陡然拔高,带着被冤枉的激愤,随即又意识到失态,迅速压低声音,但语气依旧斩钉截铁,“曼妮同学,你误会了,天大的误会!”
他身体微微前倾,神情变得无比严肃认真。
“误会?”于曼妮挑眉,显然不信。
“对!彻头彻尾的误会!”
刘青山深吸一口气,仿佛在平复激动的情绪,然后放缓语速,用一种带着追忆和亲情的口吻解释道,“那是我表妹,一个远房亲戚家的姑娘,叫小雪。她父亲和我父亲是表兄弟,关系一直很好。”
“她小时候身体弱,有几年寄养在我家,跟我一块儿长大的,感情特别亲厚,跟亲兄妹没两样。这次我来沪上,也是受父母之托去看看他们一家人,久别重逢,她高兴,就拉着我去城隍庙逛逛,尝尝小吃。”
他顿了顿,观察着于曼妮的表情,见她眼神中的嘲讽稍减,取而代之的是将信将疑,心中稍定。
“至于你说的……我吃她剩下的馄饨……”
刘青山脸上露出一丝哭笑不得的表情,还带着点“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坦然,“嗨!这算什么稀罕事?你是不知道我们小时候,一根冰棍,你舔一口我舔一口,分着吃是常事!”
“一碗面条,谁先吃完就从对方碗里捞,我们那里可是穷山沟,吃饱饭是常态!”
“哪像现在?馄饨可是实打实的白面肉馅,是粮食,是金贵东西!”
“她一个姑娘家,胃口小,吃不完剩下,就那么摆着,多浪费啊?这要是让我妈知道了,非得抄起笤帚疙瘩给我一顿好打不可!骂我‘糟践粮食,不知惜福’!”
他模仿着母亲严厉的语气,惟妙惟肖,随即又无奈地摊摊手,“所以啊,我就顺手吃了,免得浪费。这真没什么特别的含义,纯粹是习惯使然,你想哪儿去了?”
刘青山真不愧是作家!
他这番解释,合情合理,细节丰富,情感真挚,还巧妙地融入了家庭背景和亲情伦理。
于曼妮脸上的玩味笑容彻底僵住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懵圈。
真的?
他说的是真的?
那个气质清冷、容貌出众的姑娘,竟然只是他的……表妹?
自己精心观察、反复推敲、甚至暗自兴奋发现的“惊天秘密”,原来只是一场可笑的误会?
她目光充满审视地上下打量着刘青山,试图从他脸上找出一丝撒谎的破绽……
眼神闪烁?
额头冒汗?
语无伦次?
然而,刘青山的神情坦荡得近乎无辜,眼神清澈,甚至还带着一丝被误解的委屈和无奈。
他的叙述逻辑清晰,细节生动,尤其是模仿母亲那段,更是自然流畅,毫无造作之感。
难道……自己真的猜错了?
那个姑娘不是他的女朋友?!
他和朱霖之间,并没有第三者?
这个认知如同一盆冰水,兜头浇下!
于曼妮心中那点隐秘的、带着算计的欢喜,那种以为抓住了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