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 > 第239章 ——潜龙出渊!

第239章 ——潜龙出渊!(3/4)

收拾得窗明几净,迎接下一位客人。

    效率高,卫生好!

    还有饭店,最大的进步是上菜速度和准确性。

    基本上,客人点完菜,半个小时之内,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就能端上桌,而且味道可口,分量实在。

    这大大提升了客人的用餐体验。

    这一点,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

    尤其是饭店这边,经理王秀芹可是吃足了苦头。

    开业初期,那真叫一个‘兵荒马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到饭点,客人一多,点菜就成了大问题。跑堂的伙计记性再好,也架不住人多嘴杂。

    经常出现记错桌号、记错菜名、漏记菜品的情况。

    结果呢?

    这桌客人明明只点了‘醋溜土豆丝’和‘西红柿炒鸡蛋’,结果硬是给人家端上来一盘‘青椒回锅肉’。

    那桌客人点了‘青椒回锅肉’,眼巴巴等了快一个小时,催了好几次,结果跑堂的一拍脑门:“哎呀!忘了记了!”

    或者更糟。

    记是记了,但后厨看岔了单子,给别桌做了!

    还有更气人的,明明这桌客人先来,先点的菜,结果比他晚来半小时的客人,点的菜都上齐吃完了,他这边还只上了一道凉菜。

    客人等得火冒三丈,拍桌子骂人。

    王秀芹这个经理当得,真是焦头烂额。

    活没少干,腿没少跑,嗓子没少喊,挨的骂更是数不清。

    被客人指着鼻子骂,她倒是不怕。

    乡下婆娘,谁还没挨过几句骂?

    急眼了谁还没骂过几句人?

    她皮实。

    让她真正难受得睡不着觉的是:万一因为服务不好,饭菜上得慢,味道不稳定,把饭店的名声搞臭了,以后没人愿意来吃饭了,那可咋办?

    那她王秀芹不就真成了拖累全大队的罪人了吗?

    这个责任,她担不起啊!

    痛定思痛!

    王秀芹愁得嘴角起泡,实在没辙了,只好硬着头皮去找刘青山讨主意。

    刘青山听她倒完苦水,想了想,给她出了几个点子。

    比如,让跑堂的服务员用复写纸写点菜单,一式两份,一份给后厨,一份留底备查。

    比如,按顺序给每桌排个号,后厨按号做菜。

    比如,给每个跑堂的分片负责几桌,责任到人……

    王秀芹如获至宝,回去就照着执行。

    虽然一开始还有点磕磕绊绊,但慢慢地,流程理顺了,出错少了,效率也上去了。

    招待所那边也是一样!

    不过,王卫国这人有脑子,脑子活络,之所以让他当‘招待所’经理,就是看中了这一点。

    事实证明,

    刘青山的眼光没错。

    另外在来燕京之前,

    弯河的几个生产队,都在各自合计着,要不要再办个啥企业?

    梨树沟生产队觉得可以办个砖厂。

    他们生产队四面环山,到处都是红土,这是天然的原材料,还不要钱。

    不办砖厂太可惜了!

    柿子沟和杨树岭生产队则是想办罐头厂。

    这两个生产队除了杨树多之外,其他就是果树了,苹果树、梨树、李子树、樱桃树、还有柿子树。

    每年这些水果成熟之后,都是卖给公社食品公司一大部分,剩下的一小部分分给社员们,以此抵粮食。

    现在社员们的思想都活泛了……

    咱们不卖,自己生产罐头,这都现成的原材料,也不用投入多少钱。

    多好的事?!

    除了这三个生产队之外,

    大队也琢磨着,要不要再在村里开个‘供销社’?

    现在每天来村里的人实在太多了,有些是来学习交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些是来采访深挖弯河改革的,还有些则是去‘华山公司’考察,顺带购买饲料的。

    这些人天南地北的哪都有,操着各种各样的口音。

    只要来了,几乎就没有一两天走的,都是至少待个三四天,甚至更久。

    那这么多人滞留在弯河,他们需要的东西可就多了去了。

    开个‘供销社’,简直是太合适了!

    用一句话来形容,如今的弯河那是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生机勃勃,如日中天,形势一片大好!!

    所以,

    既然家里现在这么忙,那就何必跟着自己来燕京跑一趟?那不是添乱吗?

    还是让他们在家安心忙活吧。

    收起杂绪,

    看着‘燕京南站’四个暗红色、饱经岁月风霜的大字高悬在站房之上,刘青山他脚步微顿,心中瞬间涌上百感交集、五味杂陈,几乎将他淹没。

    空气里弥漫着煤烟、汗水和陌生城市的喧嚣气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