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消失不见,刘青山这才长长的松了口气。
齐人之福固然美,但其中凶险之大也着实令人汗涔涔、心慌慌,可重活一世,又身为七尺男儿,怎能遇难而退心生怯意?
若是战乱年代,那自当手提三尺青锋,平定四海八荒!
可这是和平年代,那就只能以风流为剑,以从容为马,快意人间。
他仰头望天,白云悠悠,飞鸟掠过,无拘无束。
既然重活一世,自当逍遥快活,方不负这大好年华!
区区些许艰难,又能算得了什么?
迎难而上便是!
“走吧,还看啥哩?”
“嗯,走。”
“你妈额可是尽力了啊,能不能成就看你的本事了。”
嗯?
刘青山愕然转头,王凤仪瞟了他一眼,“你当额眼瞎啊?你那点花花肠子,你妈额能不知道?”
“……”
“额也不管你到底相中谁了,无论是霖霖还是小雪都是难得的好姑娘,这俩哪个都行,你妈额也只能帮到你这里了。”
刘青山听笑了。
他眨了眨眼,笑道:“妈,那要是我把她俩都领回来呢?”
王凤仪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噗嗤’一声笑出来,笑得前仰后合,差点岔了气。
“这大白天哩,你倒是说起梦话了!”
“现在都是新时代了,你以为还是旧社会啊?还想找俩老婆,美得你,你这娃真是癞蛤蟆打哈欠,口气不小!”
刘青山也不恼,就站在那儿笑呵呵的看着老妈。
王凤仪好不容易止住笑,伸手戳了戳他的脑门,“别说现在了,就是在旧社会你想找俩像霖霖、小雪这么漂亮的姑娘也难如登天!你这就叫啥……对,异想天开!”
“妈,要不咱打个赌?要是我真都领回来了...”
“你真都领回来了,那算你娃有本事,你老刘家的祖坟还得冒一回青烟!到时候,无论谁生的娃,额都带!”
老刘家的祖坟已经冒过一回青烟了……
后辈出了个文曲星!
刘青山眨眨眼,笑道:“妈,你可记着今儿这话。”
“记着记着!”
王凤仪边笑边往回走,“额倒要看看,你娃是准备用啥神通把人家俩姑娘都哄回来!人家爹妈不得打断你的腿?”
刘青山嘴角含笑,轻声自语:“这世上啊,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
秦汉在弯河待了三天才走。
第一天,他一直在和刘青山聊天,就是各种聊。
第二天,他在弯河四处转悠,拍了很多照片。
第三天,他在看稿。
刘青山给他一篇短篇小说《狗日的粮食》,以及一首《光的赞歌·3》。
《狗日的粮食》这篇小说也很不错,通过描写一家人与粮食的生死纠缠关系,围绕着生活的话语权进行了一场性别意义上的争夺。
该作是“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开端与代表作,曾获得第8届中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还被《亚洲周刊》评为“二十世纪华文小说一百强”。
由于是短篇小说,所以字数不多,全篇只有8000多字。
就这,秦汉都看了好久。
看完之后,不出意外的拍案叫绝!
立刻表示回去就要向社里提议,将这篇《狗日的粮食》刊登到这一期的《延河》上面。至于第三首《光的赞歌》,他同样是赞不绝口,夸奖有加。
秦汉表示他打算将《光的赞歌》弄成一个系列,每一期刊登一首,还询问刘青山后面有没有第四、第五、第六?
刘青山说尽力而为。
收到两篇很不错的作品,又圆满完成了采访任务,这趟弯河之行也到了尾声。
又对刘青山拍了几组照片,以及和他及其家人都分别拍了合照之后,秦汉便满意的提出告辞,坐着小汽车返回长安。
在秦汉离开的第二天,
刘青山起了个大早,脸没洗,饭没吃,就坐在了书桌面前,桌上铺开稿纸,墨水、钢笔也都就位。
静思良久,缓缓动笔。
——人生之路。
他在纸上写下了这四个字。
随即,
记忆如泉涌,笔下如有神。
刘青山的笔开始动了起来……
这次,他要写一部中篇小说,全文字数在10万字以上的。
至于内容,
就是结合他前世的经历,围绕——高考被冒名顶替,大好人生被篡夺来展开描写,最终发现时已经为时已晚,面对残酷的现实只能憋屈的选择妥协,窝在偏僻的黄土高原上的某个山村,放羊为伴,自我救赎。
没错,就是前世的那个他真实的经历!
刘青山打算原原本本的将那些都写出来,公诸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