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 > 第81章 编辑部的清晨很炸裂!

第81章 编辑部的清晨很炸裂!(1/3)

    燕京。

    天刚亮,朱霖就从床上爬了起来。

    穿衣、洗漱,然后便拿着铝制饭盒匆匆出门,到食堂打了份早饭,她小口小口的吃着,姿态很优雅。

    吃过饭将饭盒洗干净,又回宿舍放好,她便挎着一个小布包又出门了。

    步行走了二十来分钟,这才走到一处公交站。

    等啊等……

    过了好长时间,她站的脚都有点酸,这才终于看到远处驶来一辆‘头顶长包’的公交车。

    朱霖脸色一喜,往前走了两步,等公交车在面前停好后,赶紧跑了上去。

    “同志,我到东四北大街站。”

    “1毛。”

    “好嘞~”

    朱霖付了钱,找了个座位坐下,看着窗外不断后退的景色,那俏丽的脸上露出一抹微笑。

    当她看到远处的朝阳时,她朱唇轻启,暗自呢喃:‘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光明~~

    这不就是光明吗?

    她会心一笑,又暗自思量:‘也不知道今天有没有消息,都过去这么多天了,也该有消息了呀~’

    ‘那么好的作品,人民文学的编辑们肯定能相中的!’

    ‘嗯!肯定能相中的!’

    思绪起伏中,公交车便到了东四北大街站。

    听到乘务员报站,朱霖立刻从美妙的诗歌中清醒过来,她拿起包就赶紧下车。

    下车后,

    她又走了一二十分钟,这才拐进一个胡同。

    ——东四八条胡同。

    顺着胡同又走了几分钟,这才到地方。

    ——东四八条 52号。

    鼎鼎有名的人民文学编辑部,就在这里。

    一个不大的院子,门口有个门岗。

    其貌不扬,却内有乾坤。

    对于这里,朱霖现在已经是非常熟悉了,她不但熟悉,还是这里的常客。

    半个月前她回到燕京后,第一时间就拿着刘青山的稿子来了这里。

    从那以后,只要她有时间,就都会过来。

    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询问过稿了吗?

    这不,

    她还没走到门口呢,门岗室的窗户就探出来一个脑袋,“小朱姑娘又来啦?”

    “秦大爷,早上好,您吃了吗?”

    “吃了吃了,包子豆沫,哈哈哈。”

    门岗秦卫红摆了摆手,“进去吧,不用登记了。”

    “哎~谢谢秦大爷,大爷,今天有往陕北华阳发的信件吗?”

    “没有。”

    “哦……”

    朱霖脸上的笑容顿时就凝固了,然后快速消散。

    “小朱姑娘,你别灰心。投稿不过这是常有的事,编辑部的老师那眼光可高了,回去让你朋友重整旗鼓,继续写呗!”秦卫红劝道。

    朱霖抿了抿那像花瓣一样娇艳的红唇,“秦大爷,肯定会过的!”

    “呦?哈哈哈……你还挺自信的!”

    “我相信我的眼光,我朋友写的作品可好了,非常好,非常优秀!!”

    看着朱霖那一脸认真的样子,再想想这段日子这姑娘隔三差五就过来。

    秦卫红就有些好奇,“那你朋友写的啥啊?你能给我讲讲不?”

    “嗯……”

    朱霖有些意动,可随即又摇了摇头,不能对外说,万一泄露了怎么办?

    只能等编辑部过稿了,才可以对外说。

    “秦大爷,不好意思呀,我得先保密。”

    “哈哈,行行行,保密也是应该的!那你再耐心等等吧,说不定编辑们还没看到稿子呢,每天收到的投稿可多啦!”

    ……

    秦卫红说的没错。

    人民文学作为当下时代,背景最大、资格最老、地位最高的文学组织,它可谓是所有文人心目中的文学殿堂。

    每天从全国各地寄来的信件,没有一千,也有五百。

    那编辑部有多少人?

    8个人。

    为啥这么少?

    因为人民文学是前年1976年底才复刊,一切工作事宜、人员组成都要从头再来,所以现在就很精简。

    另外,

    编辑部的8个人,也是各有分工的。

    一共分为三个组。

    评论组、小说组、诗歌组。

    评论组、小说组分别都有3个编辑,诗歌组则是只有2个编辑。

    两个编辑审稿,可想而知这审稿效率会怎么样……

    邹荻帆还像往常那样,早上到了办公室,先沏一杯茶,然后打开饭盒,拿出来一个馒头。

    啃了一口,嘴里嚼着,随手从桌上那一摞信上拿起最上面的一封。

    撕拉——

    信封被撕开。

    掏出信件,抬眼看去……

    一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