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镇天神祖 > 第1376章

第1376章(1/2)

    李利珍伫立在门口,左眼瞳孔深处,那缕金线缓缓转动,宛如一道尚未闭合的锁。刘镇天既未后退,亦未靠近,只是抬手打出三道封脉印。符光一闪,转瞬隐入她周身七处关键要穴。

    她并未反抗,右手缓缓垂下,黑布重新遮蔽左眼。指尖微微颤动,并非因疼痛所致,而是受某种更为深邃的牵引影响。

    “带她前往藏经阁偏殿。” 刘镇天开口,声音虽不高昂,却清晰地穿透整个密室,“静心阵需昼夜不停运转,安排两名阵法师轮流值守,严禁任何人单独与她接触。”

    王冲领命后,迅速着手安排人手。此时,诸葛无为站在案旁,手中的玉砚泛着微光。方才从李利珍左眼逸散的气息,已被他以秘法凝为一缕银丝,封存于砚底。

    “那道金纹…… 并非外来之物。” 诸葛无为低声说道,“它在她的经脉之中生根,仿佛与生俱来,只是被压制了太久。”

    刘镇天微微点头,袖中的玉佩依旧轻轻震动,其频率与刚才金线浮现时一致。他不再多言,转身向殿外走去。

    一刻钟后,鸿蒙宗地底密网开启。三十六道影线从宗门各处隐秘节点射出,如蛛丝般蔓延至各大位面边缘。此乃 “影探三十六路”,作为鸿蒙宗最为隐秘的耳目,三十年来从未全部启动过。

    第一路传来情报:北境三百里外,星轨偏移零点三度,持续十二息,随后自行恢复。

    第二路汇报:玄冥界古井夜间发出鸣声,井壁浮现半行残缺字迹,随即崩裂。

    第三路报告:南荒古碑群昨夜一同震动,风沙扬起时,有守夜人瞥见碑文浮现 “门启在寅” 四字,片刻后又被黄沙掩埋。

    刘镇天端坐在影探中枢,面前悬浮着三十六枚玉简,每一道情报都以灵光加以标注。他的目光停留在 “南荒” 二字之上。

    “门启在寅。” 他低声重复,“并非指时间,而是方位。”

    诸葛无为站在他身后,手中的玉砚忽然发烫。他低头查看,砚面裂开一道细纹,其位置与李利珍左眼金纹的走向完全一致。

    “心印文。” 诸葛无为沉声说道,“这是唯有守门人血脉才能激活的古语。我以玉砚隔空投影,本不应受到影响,但它…… 却主动做出了回应。”

    刘镇天起身,朝着藏经阁禁区走去。通道两侧,九盏魂灯悬浮,映照得石壁泛出青芒。尽头是一间偏殿,李利珍已盘膝坐在阵心,双眼闭合,呼吸平稳。

    两名阵法师守在阵外,手中的灵盘不断闪烁跳动。

    “她刚才有过一次动作。” 左侧阵法师低声汇报,“右手抽搐,在地面划了七道线,我们已记录下来。”

    刘镇天走近,地面上的符线清晰可见,交错形成一个残缺的阵法,中央缺失一角。他蹲下身子,指尖虚抚过其中一道符线,符线微微发亮。

    “这既非攻击阵法,也非防御阵法。” 诸葛无为也走进来,“更像是一种…… 封印的反向结构。”

    “这是门锁的倒影。” 刘镇天突然说道,“我们一直致力于封门,然而这阵图,却是把门从外面关上时所留下的印记。”

    话音未落,李利珍左眼黑布之下,金光一闪。她并未睁眼,右手却再次抬起,在空中虚划。

    两名阵法师立刻启动静心阵,灵光压制下来。但她的手指仍在缓缓移动,虽缓慢却坚定,仿佛被某种力量牵引。

    刘镇天并未阻止。他紧盯着那手势,忽然抬手,将世界树芯的一缕气息注入阵中。树芯微光扩散开来,与金纹气息接触的瞬间,空中虚划的符线竟凝出实体,悬浮在半空。

    七道线,恰好补全了残缺的阵法。

    “这结构……” 王冲从外面快步走进,手中拿着北境地面裂痕的拓本,“与矿脉外那道金纹裂痕,完全吻合。”

    刘镇天站起身,看向诸葛无为:“将所有关于‘守门人’的残卷调出来,尤其是提及‘轮回’‘转生’的段落。”

    半个时辰后,在藏经阁深处,诸葛无为将九卷残册并列排开。玉砚悬浮在中央,清明之光洒下,将心印文逐字投射出来。

    “找到了。” 他声音微微紧张,“‘守门者七世轮回,每世一锁,七锁皆松,则门自开。今第六锁已鸣,第七将醒。’”

    刘镇天凝视着那行字,片刻后问道:“第六锁是谁?”

    “未提及名字。” 诸葛无为摇头,“但有两句旁注:‘第五锁陨于星坠之劫,第六锁生于北境风沙,第七锁……’后面被虫蛀损毁了。”

    “北境风沙?” 王冲皱眉,“李利珍是大炎大陆人,出生在南域,怎么可能……”

    “并非指出生地。” 刘镇天打断他,“而是觉醒地。她第一次血脉共鸣,是在北境断崖下,触碰那面刻有星纹的石壁之时。”

    诸葛无为忽然抬头:“那面石壁,含有冥曜石成分,与‘归墟令’晶核同源。而冥曜石,仅在远古封门仪式中用作祭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