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主流三碟连放VCD价格降到了一千三百九十九块,不到一个月时间,再度迎来了第二次降价,价格拉到了一千一百块左右。
这款产品一下子打入下沉市场,利润压缩到了极致,对于下沉市场的普通VCD来说,那是灾难性的冲击。
对于下沉市场的消费者来说,多个两三百块钱,买更先进的三碟连放VCD,何必买普通VCD产品?
安瑞VCD的低端产品,早已退出了国内市场,转战于国外市场,没有多大影响。
梁安当初也表示无奈,上边主管部门找到上门来谈话,面子不给也得给。
没有安瑞这座大山压着下沉市场,整个国内VCD产业又活跃了起来,一年多时间发展到了四百家厂商,市场变得更加激烈,价格战是一波又一波。
不止安瑞不好过,国内其他头部VCD品牌也一样,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产品利润是越来越薄了。
别看安瑞VCD在国内占据着百分之二十的市场份额,可利润还比不了CD随随身听在国内利润。
这次国内十几家联合开发新视频播放产品的厂商们,想要效仿当初的安瑞一样,发起了血洗整个VCD市场的行动,目的是让市场重新洗牌。
上一次安瑞血洗国内的VCD市场,跟万安电子的价格战,把国内外市场都给砸穿了,一百多家厂商直接干得只剩下不足五十家。
这些剩下的VCD厂商,还有一些只剩下一口气,还得靠输送资金,才能勉强活下去。
如今他们血洗VCD市场,十几家厂商同时降价出货,其他厂商那是遍地哀嚎。
安瑞的三碟连放VCD也跟着降价,不过价格只降了到了一千二百,还减少渠道商的供货量。
梁安觉得价格差不多逼近了成本价,减少渠道商们的利润,也支持不了多久,干脆减产,紧缩国内外市场的供货量。
对于他来说,国内VCD厂商们疯了,一个个疯狂出货,价格是一降再降,掀起了一波史无前例的价格战,想要以极快的速度回笼资金,逃离这个行业。
不到两个月时间,国内VCD厂商倒了两百多家,简直是骇人听闻。
那是因为国内VCD市场乱了,国外受到金融危机影响,需求量下降,货物出口减少。
他们除了货物积压之外,利润被压到最低,继续开工生产,怕是裤衩都赔掉了。
目前CVD和SVCD视盘机的两大阵营厂商们,为了推广新产品,占据着高端市场,在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点,设立体验室,让客户近距离感受新产品的魅力。
他们对于这款新产品的定价不高,目前统一零售价是两千两百元。
国内光碟市场上,2/3DI和1/2DI两种格式的光碟大规模出现,涉及电影、音乐、教育、游戏等。
国内媒体频发报道,号称是国内VCD的改革,拥有自主产权的产品,视频清晰度和音质大幅度提升,提供更好视听的体验。
所有VCD厂商都知道,无论是CVD和SVCD视盘机,那都会成为VCD市场的主流影碟机。
只不过这新技术掌握在这十几家的厂商手里,他们想要获得技术授权很难,也知道VCD市场要被他们给划分了。
CVD和SVCD两大阵营厂商在把安瑞VCD拉下高端市场,便开始针锋相对起来。
这是一场技术标准之战,两大阵营谁也不服谁,要通过市场的占有量来把握话语权。
有句说叫一流企业做技术标准,背后有着标准必要的专利,其他企业想要使用这套标准,那就要交钱。
也许这就是两大阵营厂商执着于CVD和SVCD技术标准制定的原因,双方都想获得新产品的技术标准。
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却并非是一件好事。
两大阵营的产品各自支持着不同的视频格式,这就导致了一个尴尬的局面:购买了CVD视盘机的消费者,无法观看SVCD的2/3DI格式视频光碟;同样,购买了SVCD视盘机的消费者,也无法支持CVD的1/2DI格式视频光盘。
这种情况使得消费者在选择时感到十分困惑,他们不知道应该购买哪种视盘机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
两大阵营厂商在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的厮杀,争夺国内市场份额。
为了吸引消费者,双方阵营的广告铺天盖地,各种宣传手段层出不穷,还进入了捆绑销售的模式,购买视盘机时会赠送各种碟片。
不知是否是因为竞争太过激烈,双方竟然很快开始赠送电风扇、电饭煲等电器。
梁安看到这一幕,简直目瞪口呆。
这些厂商已经陷入了一种疯狂的状态,这显然就是一场赤裸裸的价格战。
他觉得安瑞第三代VCD该进入市场,结束他们这场战争,让他们知道争夺技术标准是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