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乾贵公子 > 第261章 以退为进

第261章 以退为进(1/2)

    当许琅在醉仙楼雅间陪着乐瑶品尝新出的糕点,听着窗外喧嚣的市井之声时,他的思绪却早已飞到了京都最繁华地段的春风楼。

    明面上,这里是纸醉金迷、夜夜笙歌的销金窟。

    暗地里,它是以老板娘杜三娘为核心,覆盖整个京都乃至辐射全国的情报网络中枢。

    杜三娘,这个风情万种、八面玲珑的女人,是许琅最信任的暗手之一,无人知晓他们的关系。

    深夜,国公府书房烛火通明。

    许琅面前站着一位身着夜行衣、身形矫健的女子,正是胡姬古丽莎。

    “公爷,三娘那边有消息了。”

    古丽莎的声音如同她的动作一样干净利落,“长公主一脉的官员和将领大部分在‘弑君案’后被清洗,或贬谪或下狱,目前还在位的寥寥无几,且都被边缘化。”

    “但有两个人比较特殊,一个是原金吾卫将军刘志生,被降职为中郎将,仍在金吾卫当差。”

    “另一个是原神策军中郎将武天,非但未被贬,反而被提拔为神策军将军,统领一部兵马。”

    “哦?”

    许琅眼中精光一闪。

    刘志生是平阳候之子,家世显赫,被降职可以理解是皇帝对旧党的打压。

    但武天出身寒微,全靠长公主提携和自身军功才升到中郎将,居然在清洗中逆势晋升?

    这太反常了。

    “三娘的人重点盯了刘志生和武天。”

    古丽莎的声音带着一丝冷意,“武天升任将军后,行事低调,除了必要的公务,很少与人交往,尤其刻意避开了与原长公主一系人员的接触。”

    “他府邸守卫森严,似乎也在提防着什么。”

    “但…他府中采买的下人,每月初五和二十,会固定去城西一家不起眼的杂货铺,停留时间略长。”

    “我们的人设法接近了杂货铺老板,发现此人并非普通商贩,手指有长期握刀的老茧。”

    “铺子后院,有秘密传递消息的痕迹。”

    许琅的手指轻轻敲击桌面。

    武天在戒备,而且似乎有秘密联络渠道?

    这不像完全倒向皇帝的样子。

    “刘志生呢?”

    “他…很活跃。”

    古丽莎语气带着一丝嘲讽,“虽然被降职,但仗着平阳候府的背景,依旧出入各种场合,呼朋引伴。”

    “看似郁郁不得志,借酒消愁,但我们的人发现,他每隔几天,深夜都会乔装打扮,从后门溜出府邸,去城北一处偏僻的民宅。”

    “那民宅的主人,表面是个落第秀才,实际与宫里的采买太监有远亲,而那太监是李德全的干儿子之一。”

    刘志生深夜密会关联到皇帝心腹太监的干亲?

    许琅的眼神瞬间锐利如刀。

    平阳候府是世袭勋贵,树大根深。

    刘志生作为世子,在家族压力下做出某种妥协…甚至背叛,并非不可能!

    长公主一党在“弑君案”中几乎被连根拔起,唯独他刘志生只是降职,武天更是晋升,这本身就透着诡异。

    现在看来,刘志生很可能就是那个被庆历帝安插在长公主旧部中的钉子。

    “重点盯死刘志生,查清他去那民宅见谁,传递什么消息,但不要打草惊蛇。”

    许琅沉声下令,“至于武天…继续观察,弄清楚他的秘密联络对象是谁。”

    “另外,想办法,我要见武天一面,必须绝对隐秘。”

    “是!”

    古丽莎领命,身影无声无息地融入窗外夜色。

    ......

    就在许琅暗中布局,庆历帝拉拢失败而更加忌惮之际,来自帝国四面八方的告急文书如同雪片般飞入兵部和御书房。

    “报——!青州流民暴动,聚众数万,攻占郓城,知府殉国!”

    “八百里加急——!江陵水匪勾结当地豪强作乱,劫掠漕粮,阻塞运河!”

    “急报——!西川土司因赋税过重,起兵叛乱,连克三县,逼近府城!”

    “雁门关急报——!北莽游骑活动频繁,似有大规模集结迹象!”

    每一份奏报都像一记重锤,敲在摇摇欲坠的大乾朝堂之上。

    庆历帝焦头烂额,连续数日召集重臣商议。

    然而,派出的平叛军队要么因将领无能而损兵折将,要么因粮饷不继、士气低落而裹足不前,甚至有小股官军被乱民击溃的消息传来。

    局势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民间怨声载道,恐慌情绪开始蔓延。

    这一日,许琅终于不再‘躺平’。

    他一身庄重的国公朝服,手持象牙笏板,踏入了久违的金銮殿。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压抑,大臣们争论不休,却拿不出有效对策。

    “陛下!”

    许琅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殿内的嘈杂。

    所有目光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