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嘻哈史诗看古今 > 第599章 女婿靠老丈人狂升四级,皇帝都惊了:这泰山太野!

第599章 女婿靠老丈人狂升四级,皇帝都惊了:这泰山太野!(1/1)

    开元十四年的泰山脚下,晨雾还未散尽,郑镒的膝盖已经跪得发麻。他偷瞄了眼前方的岳父张说——这位当朝丞相正襟危坐,蟒袍上的金线在朝阳下刺得人睁不开眼。"郑郎,待会儿封禅大典,切莫失了礼数。"张说头也不回,却吓得郑镒一哆嗦。谁能想到,这场皇家盛典,竟让他这个九品芝麻官,在皇帝眼皮子底下上演了一出"光速升职记"!

    一、裙带暗涌:老丞相的隐秘算盘

    长安丞相府的书房里,张说把玩着郑镒的述职文书,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贤婿啊,这《济州赋税策》写得不错。"他将茶盏重重一放,"泰山封禅,你随我同去。"郑镒刚要推辞,就对上了妻子张氏殷切的目光——自从嫁入张家,她日日盼着丈夫出人头地。

    出发前夜,张氏把祖传玉佩塞进丈夫怀里:"父亲说,封禅随行者能升一级。这次若能到八品..."她的声音突然哽咽,"妾身也能在娘家抬起头了。"郑镒摸着玉佩上冰凉的纹路,望着妻子泛红的眼眶,咬咬牙:"定不负娘子所望!"

    二、封禅风云:大典背后的权力游戏

    泰山之巅,钟鼓齐鸣。李隆基身着十二章纹龙袍,在祭坛前焚香祷告。郑镒混在官员队伍里,手心的汗浸透了官服。当皇帝宣读封禅诏书时,他突然听见张说在前方轻咳一声——那是岳父昨夜定下的暗号。

    当晚的庆功宴上,酒过三巡。张说借着醉意揽住礼部侍郎:"这次封禅,诸多事宜还需劳烦贵部..."他的眼神不经意扫过郑镒,"特别是随员升迁之事,还望通融。"侍郎心领神会,酒杯一碰:"丞相吩咐,自当照办!"角落里的郑镒看着这一幕,握着酒盏的手微微发抖。

    三、惊世跳级:九品官的魔幻逆袭

    回到长安的第三天,吏部的调令送到了郑府。"济州司户参军郑镒,着即升任祠部员外郎,正五品!"宣读官的声音在庭院里回荡。张氏尖叫着打翻了茶碗,郑镒盯着调令上的朱砂印,只觉眼前发黑——从九品到五品,这何止是连升一级,分明是坐了火箭!

    消息很快传遍朝堂。御史台的官员们拍案而起:"这不合礼制!"但张说轻飘飘一句"封禅乃陛下隆恩,破格升迁彰显圣德",就让所有弹劾石沉大海。郑镒穿着崭新的浅绯色官服走在朱雀大街上,路人的指指点点像刀子般扎在背上。

    四、金殿惊魂:皇帝的致命追问

    大明宫的早朝,气氛异常压抑。李隆基把玩着郑镒进献的泰山石,突然开口:"郑卿,听闻你此次升迁神速?"殿内空气瞬间凝固,郑镒扑通跪地,额头贴着冰凉的青砖:"臣...臣全赖陛下恩典!"

    "哦?"皇帝的声音拖得很长,目光扫过人群中神色不自然的张说,"朕记得,按旧例应是升一级?"这时,黄门侍郎崔日用突然出列,似笑非笑地说:"此泰山之力也!"话音未落,满朝哗然。崔日用特意加重的"泰山"二字,让所有人都想起了张说身为封禅使的特殊身份。

    五、典故流传:一个词改写的文化密码

    这场风波后,郑镒的仕途再无波澜,但"泰山"代指岳父的说法却不胫而走。茶馆里的说书人敲着醒木:"您瞧,这老丈人要是给力,女婿能直接从泥坑飞到云端!"而张说虽未因此事获罪,却在史书上留下了"私相授受"的污点。

    千年后的今天,当人们说"老泰山"时,或许早已忘了那个在封禅大典上战战兢兢的九品小官。但西安博物院里,开元年间的官服展品旁,总会有讲解员指着绯色袍服笑道:"这颜色当年可金贵着呢,毕竟,它见证了一场改变汉语词汇的官场传奇!"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