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颜色太艳,像新鲜伤口里涌出的动脉血,又像冥河深处那盏被怪物吞下的莲花灯。薛羽耳朵一动,霍然回头。夜风穿林,枝叶哗啦啦抖了一阵,黑影深处只剩浓稠的墨,什么也没有。
“错觉吧……”
他揉了揉眉心。单人任务的后遗症他清楚:视网膜在强光与黑暗间频繁切换,难免残留幻象。薛羽自嘲地笑笑,把那一抹血红连同疲惫一起咽回喉咙,继续往家走。
铁门“吱呀”一声被推开,熟悉的樟脑丸味扑面而来。
父母早睡,客厅只留一盏小夜灯,昏黄的光晕像被时间磨灭的琥珀。薛羽踢掉鞋子,赤脚踩在凉丝丝的地砖上,一天的沙尘与火药味顺着裤脚簌簌落地。他草草漱口,冷水拍在脸上,镜子里的自己眼眶深陷,瞳孔却亮得异常,像两粒烧尽的底火。
卧室的书桌上的相框里,儿时的他举着风筝傻笑;衣柜门没关严,露出半截旧棉被,上面绣着褪色的图案。薛羽把战术背心往椅背一搭,整个人砸进床褥。弹簧发出老旧的呻吟,带着阳光晒透的棉絮味,瞬间把他裹紧。
临睡前,他摸到脖子上的平安扣。薛羽随手把它摘下来,放在枕边——玉质太凉,贴着胸口反而让人睡不踏实。
咔哒——
灯灭,房间沉入浓稠的黑暗。窗外偶尔有夜行车碾过水洼,橘色尾灯在天花板上拖出短暂的光斑。薛羽呼吸渐沉,意识像被抽丝的茧,一点点剥离白日的硝烟味。
就在他坠入深眠的刹那,平安扣忽然泛起一圈幽绿。
那光极淡,像冥河深处残存的磷火,又像夜视仪里跳动的信号点。光晕中,一道细如柳叶的弯月小刀凭空浮现,通体血红,小刀悬浮片刻,发出轻微的嗡鸣,似在寻找什么。
下一瞬,挂在衣柜里的绣春刀忽然震颤。
刀鞘自动滑开三寸,雪亮刀身竟像液体般流淌,化作银白丝线,倏地缠住弯月小刀。两刀相触,毫无金铁交击之声,只发出“啵”的一声轻响,像水泡破裂。红线与银液交融、吞噬、重塑——眨眼工夫,空中只剩一柄刀:刀身依旧薄如蝉翼,却多了一抹暗红血线,从刀镡蜿蜒至刀尖,像一道新鲜的伤口。
嗡——刀身轻颤,似在满意地叹息。随即,所有异象收敛,血线隐没,刀光归于黯淡。平安扣恢复温润,静静躺在枕侧,仿佛方才一切只是深夜的错觉。
夜风拂过窗帘,带来远处几声犬吠。
薛羽翻了个身,把脸埋进枕头,发出含糊的梦呓。他梦见自己儿时风筝卡在河中央柳枝上,祖母站在岸边喊他回家吃饭。河水很浅,阳光很暖,没有骷髅,也没有血红的影子。
刀无声地落回衣柜,刀尖指向窗外。
军区围墙五百米外,那片树林再次晃动,一抹比夜色更浓稠的阴影悄然退去,像从未出现过。
两天后傍晚六点五十三分,天边最后一抹橘红被乌云吞没,像有人拿湿布擦掉了晚霞。房间里番茄牛腩的余香还在空气里打着旋儿,薛羽卷起袖子,把最后一摞瓷碗浸进泡沫里。水龙头的水声、碗碟碰撞的叮当声和他母亲哼的老曲儿混在一起,竟让这狭小的厨房生出一种节日般的安稳。
父亲端着果盘从客厅折回来,顺手把电视音量调低:“天气预报说夜里有大风,你明早出任务时别忘了带外套。”薛羽笑着应声,刚把洗净的碗倒扣在架子上,耳边忽然炸开一声长啸——
“呜————”
军区防控警报像一把锈刀,贴着玻璃划过。灯泡猛地晃了晃,水池里的泡沫跟着颤抖。母亲手里的抹布啪嗒掉地,父亲下意识去捂遥控器,仿佛能把那尖啸按回机体里。
薛羽的肩背在0.1秒内绷成一条直线。一级防空警报,实弹,非演练。他抬眼,看见母亲脸色煞白,父亲的手背浮起青筋。
“没事,常规演习。”他抹了把手,声音不高,却带着兵特有的笃定,“老二、老三。”
墙角,两具仿生智能机甲同时睁眼。蓝光从眼部传感器泻出,像两盏冷月。它们无声滑步,一左一右护住父母。能量盾展开,淡蓝光幕把餐桌、沙发、电视统统拢进去,像给整个客厅罩上一层冰凉的水膜。
“目标:薛明、李红。保护等级:最高。授权开火:允许。”机械声重叠,在警报间隙显得格外冷静。母亲伸手想拉儿子,却只碰到冰凉的合金臂甲。父亲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他们早就知道,儿子先是军人,才是他们的孩子。
薛羽转身进卧室。十秒,极短,却足够他完成从“儿子”到“战士”的切换。黑色轻甲自脊椎锁扣一路攀附至颈侧,暗红能量纹路在关节处呼吸般闪烁;背后刀鞘磁吸自动调整角度,绣春刀入槽,“咔哒”一声,像猛兽合齿。刀身比平时更沉,仿佛冥河那晚的寒意还凝在刀刃里。
门被轻轻带上,把父母的目光和担心一起关在屋内。薛羽深吸一口夜风,警报声在楼宇间撞出金属回声,像无数看不见的乌鸦盘旋。他抬腕,终端亮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