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火器射程仅数十步,且弹道散乱,更多是靠声响和火焰威慑,而非精准打击。
但这不就巧了么,田承禹同志又专业对口了。
所以这段时间以来,庆王派了原来武器营锻造火器的老师傅过来,他们负责制造,而田承禹负责改良设计。
来到作坊里面,田承禹揭开了盖着红布,露出下方的钢铁大炮。
尺寸不是最大的那种,自然威力也相比于更大号的要小上许多。
不过在这个还未有大炮的时代里,用来乱军心确实不错。
“你可太棒了!田承禹我愿称你为大魏都城城南天华街第一诺贝尔!”田荞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狠狠地表扬了田承禹。
“老姐,诺贝尔是搞化学的,做这个算物理的,你夸错方向了。”
“夸你你还挑上了呀!行,这回允许你挑。”田荞笑着说,“大魏牛顿、崖州伽利略、田家村麦克斯韦、临安爱因斯坦你选哪一个?你老姐我这方面没什么研究,能想起来的就这么几个了,你想比肩谁。”
“老姐我怀疑你不是想夸我,而是想埋汰我。”田承禹嘴角抽搐了好几下,“不过话说回来,还是多亏了老姐的哑铃,不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对了,你给我的清单里出现的辣椒粉是打算做什么?不是已经制作出大炮和炮弹了吗?”
“大炮数量不够,虽然做出来了,但产量上跟不上。还有火药也不够,能制作的炮弹也有限,辣椒粉是退而求其次的办法,虽然威力不及炮弹,但让敌人在一定程度上丧失攻城能力还是能做到的。”田承禹不得不说出眼下的窘境。
虽然从半年前,他们和庆王就已经开始秘密筹备了,但其中最稀缺的一种原料硝石还是没能储备到很多。
硝石的来源主要两种,天然硝石和硝土提硝。
天然硝石多产自干旱地区的盐碱地,在多雨的南方天然硝石极少。
而“硝土法”获取硝石则是通过收集厕所、猪圈、老墙根的含硝土壤(因尿液、草木灰中的氮元素会转化为硝酸盐),加水浸泡、过滤、熬煮后得到硝石。
这一过程需反复提纯(去除盐分等杂质),且产量极低(数百斤硝土才能提炼出几斤硝石),耗费大量人力。
“我明白了,东西给你带了一部分过来,有些我已经安排人去做了。”
“好,我一会儿先做两个试试效果。”
###
庆王下令全城征兵。
但凡是符合年龄的青年男子,皆可报名。
霍家。
寿萱居。
霍老夫人对霍知羽说:“知羽,这征兵你可不能去!”
“我当然不能去,北辽军气势汹汹,如果真的打过来了,临安城能守住的概率很低!到时候当兵的不死也要成俘虏,普通百姓还有一线生机!”
霍老夫人认同地点点头:“没错,你说得有道理。”
“这种送死的事情就让狄飏那种愣头青去做吧,他不怕死,他要冲在前面,那他死了也怪不了别人。”霍知羽哼了哼。
霍老夫人叹了口气:“也不知道你爹现在怎么样了。”
霍霆轩赴任的时候,北辽军还未攻破建康,只是单纯地驻军老夫人也不觉有什么危险。
前几个月的时候前方的战况也依旧能传回来,至少还能知道人是否平安。
到这两个月,干脆连消息都少了。
这让霍老夫人的心一直高高地悬着。
要早知道事情会演变成这个样子,她那时候就不让儿子去了!
原以为是步步高升的好机会,却不想竟这么危险!
霍知羽和霍绯鸢对视一眼后都没接话。
他们同样担心霍霆轩,同时也指望着霍霆轩能大获全胜,这样不仅大魏的危机能够解除,他们霍家也能一飞冲天。
###
一月后,该来的还是来了。
北辽军兵临城下。
北风卷着铅灰色的云团压在临安城头。
三百六十丈长的城墙像一条蓄势的巨龙,鳞甲般的垛口后露出密密麻麻的盔缨。
城外三里处,北辽的联营漫过钱塘江滩涂,黑旗上的苍狼在风中猎猎作响,却没能像史书里那样吓退城楼上的守军。
“点烽火!”左擒挥下红旗,西城角的狼烟台立刻腾起三道烟柱,直插云层。
这是约定好的信号:敌军已至。
垛口后,新铸的铜炮正被士兵们推入炮位,炮口泛着冷光,对准了敌军人群最密集的地方。
城墙下的瓮城里,田荞正指挥仆妇们将最后一批陶罐搬上登城道。罐子里装的不是寻常滚油,而是用桐油、硫磺与辣椒粉调成的“火油膏”。
正午时分,北辽的第一波攻城开始了。
五千名披甲步兵推着云梯冲向城墙,铁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