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座工厂分别是一座供暖工厂和一座自来水厂。
供暖工厂规模宏大,能够为多达 30 万户家庭提供温暖,让人们在寒冷的纽约冬季不再受冻。
而那座 50 万吨级的自来水厂更是引人注目,原本设计的规模是 30 万吨级,但由于布鲁克林工业区紧邻哈德逊河,淡水资源相对充足,因此去掉了淡化海水的设备,使得每日的供水量相应增加。
罗杰的这两项举措无疑是对纽约市的巨大贡献。
纽约的冬天常常处于零下的低温,供暖费用一直居高不下,平均每户每月大约需要支付 150 美元左右,而且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然而,现在有了罗杰赠送给市政厅的供暖厂,市民们有望迎来更加实惠的供暖价格。
同样,自来水的供应也将得到改善。有了这座 50 万吨级的自来水厂,不仅能够满足更多家庭的日常用水需求,还可能会对自来水的价格产生积极影响。
毕竟,增加的供水量意味着成本的降低,这对于纽约市的千家万户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当然罗杰并不是圣母心突然爆发,给纽约市来一波福利。
这其实是当初格瑞丝在设计“反粒子正负场发电站”时,针对富余的能量而产生的附属产业,再加上市长白思豪和市政厅给罗杰安排工业用地时,提供的极大帮助,这也算是一种交换吧。
罗杰的善举不仅为纽约市的居民带来了实际的利益,也展现了他和“视界科技公司”的社会责任感。
这两座工厂的移交,将为纽约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宜居和美好。
纽约市的媒体们也全力的报导了这个事件,因为他确实改善了民众们的生活。
而在五天之后,罗杰和他的“视界科技公司”迎来了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这个日子不仅对于罗杰和他的公司来说意义非凡,更确切地说,它将为整个人类的科技发展翻开崭新的一页!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不懈的研发,“空天飞机”——星辰号终于胜利完工了!
这架代表着人类科技巅峰的飞行器,凝聚了数字生命格瑞丝极高的智慧和参与研发的所有研究员的辛劳付出。
为了确保星辰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罗杰让格瑞丝以及超导量子计算机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测。
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测试,最终显示的数据表明,星辰号的各项指标都完全正常,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早在之前,罗杰就已经向美国航空航天局报批了星辰号的试飞计划,并确定将在九月十七日的晚上八点正式进行试飞。
届时,纽约的有线电视台将会对这次试飞进行现场直播,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亲眼目睹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至于为什么“空天飞机”的试飞会选择在晚上,而不是白天,这里面其实是有一定讲究的。
白天的时候,地球的电离层在太阳风的强烈压缩下,会离地表相对较近。这种情况下,电离层的高度较低,其覆盖的区域也相对较小。而“空天飞机”所依赖的“电能无线传送技术”需要在电离层中进行能量传输,因此白天的电离层条件对于“空天飞机”的试飞并不利。
相比之下,晚上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在没有太阳风的压制下,整个电离层会呈现出一个弧度极大的区域,其高度几乎可以达到白天的十倍以上。这样一来,电离层的覆盖范围大大增加,“电能无线传送技术”的使用区域也随之扩大。
更重要的是,在晚间,由于电离层的高度较高,它甚至会超过地球最远的轨道。这意味着“空天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大的空间,减少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的风险。同时,电离层的高度变化也为“空天飞机”的试飞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灵活性。
综上所述,选择在晚上进行“空天飞机”的试飞,是基于对电离层特性的深入研究和考虑,旨在为试飞提供更有利的条件,确保试飞的安全和成功。
时间悄然流逝,夜幕逐渐降临,时针指向了晚间八点整。此时的纽约拉瓜迪亚机场灯火通明,一片繁忙景象。
与传统火箭发射方式截然不同的“空天飞机”,静静地停放在机场跑道上,宛如一只蓄势待发的雄鹰。
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起飞过程与普通飞机类似,初始阶段的安全性极高,因此完全可以将试飞地点选定在机场内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这架“空天飞机”的驾驶员并非人类,而是由格瑞丝操控的机器人。凭借着格瑞丝卓越的能力,机器人完全能够胜任这一任务,并且能够确保飞行过程的安全与稳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外,“空天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