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为奴三年后,全家哭着求原谅? > 第423章 全民皆兵

第423章 全民皆兵(1/2)

    林姝垂下了眼帘,就算她能暂时保住仁帝的命,也无法让他活下来。

    仁帝也清楚,此毒会逐渐腐蚀他的内脏,最后化作一滩血水,极其痛苦。

    所以,他才阻止林姝。

    林姝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没有丝毫的快意,只有一种沉重的感慨。

    这场叛乱,终究是让太多人付出了代价。

    还有景桓,他到底在哪儿?

    皇后和齐王被拖了下去,关进了天牢。

    仁帝由福公公搀扶着,走出了密道。

    皇宫里,尸横遍野,到处都是鲜血。

    仁帝叹息一声,颤抖着手从袖中掏出圣旨,交到了林姝的手上:“国不可一日无君,朕将传位诏书交于你,待到平息叛乱后,由御王继承大统。”

    他每说一句话,便要歇上几息。

    肺腑间传来的剧痛,让仁帝痛苦不已。

    他死死的按压着胸口,才能感觉痛苦少了一些。

    林姝握着传位诏书,只觉得格外沉重。

    她对着仁帝抱拳,恭敬的道:“臣妇,遵旨。”

    仁帝看着她,眼睛里满是亏欠。

    他处处提防的人,却救他于危难之中。

    这些皇子当中,没有任何一人有景桓的才干。

    他是天生的王者。

    可惜他福薄,无缘皇位。

    仁帝的目光一一掠过在场的人,眼含欣慰之色:“启朝能有你们,是朕的福气,也是启朝的福气!”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从今日起,林姝封为护国王妃,陆承晏恢复侯爷身份,三代袭爵。”

    说到这里,仁帝嘴里喃喃的道:“若是景桓在的话,就好了,有他在,启朝乱不了……”

    所有人都低下了头去,林姝一直强压的情绪,也因为仁帝的话决了堤。

    她一直等,就是等着奇迹出现。

    可到现在,都没有景桓的影子。

    他真的食言了吗?

    “皇上,不好了,北凉大军已经到了城门外,叫嚣着要杀进皇城,屠戮皇城内的百姓。”一名玄甲军跑到仁帝面前,声音急切的禀报外面的战状。

    仁帝的身体晃了晃,他努力镇压着内心的惊恐,喉结滚动了两下,才从牙缝里挤出问话:“北凉,来了多少人?”

    报信的侍卫跪在地上,额头抵着金砖,声音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回皇上的话,有,有十万人。”

    “轰”的一声,仿佛有惊雷在殿内炸开。

    士兵手中的长刀当啷落地,面露惊恐。

    仁帝似是也不敢相信,又重复问了一遍:“你再说一遍,多少人?”

    “十、十万人……”侍卫的声音更低了,头几乎低的要钻进地砖缝里。

    殿内的空气瞬间凝固,每个人的脸色都沉得像要滴出水来。

    陆承晏下意识地算了算,京城内的玄甲军剩七千,归顺的禁卫军三千。

    加起来不过一万,这点兵力对抗十万北凉铁骑,无异于以卵击石。

    “当年北狄三万骑兵就围了雁门关三个月,这十万人……”萧太妃没再说下去,可谁都明白那未出口的话是什么。

    只怕用不了半个月,京城就被攻破了。

    半个月后,便是全城的百姓的死期。

    所有人都一言不发,脸上愁云密布。

    “十万人又如何?”林姝的声音突然响起,打破了死寂。

    她走到殿中央,对着众人大声道:“当年景桓在雁门关,以五千玄甲军击退北狄三万,靠的不是人数,是必死的决心。”

    “陛下,北凉虽人多,却劳师远征,粮草补给线长。我们只需守住城门,拖到他们粮尽,便可不战而胜。”

    林姝目光坚毅的扫过殿内那一张张脸,为他们打气:“京城坚不可摧,北凉人想要攻进来,也不是易事,更何况我们不止有一万精兵,身后还有万计的百姓。”

    “国难当头,人人皆兵,若是因为听到对方人数众多就失了斗志,那才是最大的悲哀。”

    “不到最后一刻,我们绝不放弃。”

    “可我们守得住吗?”有人颤抖着声问道:“城墙虽坚,可十万人轮流攻城,我们根本抵挡不了多久。”

    “守得住。”林姝接过话头,目光扫过众人:“禁卫军熟悉皇城布防,可守内城;玄甲军战力强悍,守外城;百姓们愿与我们共存亡,可搬运滚石、烧制箭羽。只要各司其职,未必没有胜算。”

    陆承晏看着这一幕,忽然对仁帝抱拳:“陛下,臣请命死守外城。”

    他转向林姝,眼中闪过一丝温柔,却很快被坚毅取代:“内城就拜托王妃了。”

    仁帝思虑片刻,对陆承晏道:“朕允了,传朕旨意,即刻加固城墙,将府库所有火油、弓箭都运到城头。告诉将士们,身后就是家,退一步,便是万丈深渊。”

    “末将领命!”陆承晏的声音掷地有声。

    转身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