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村支部书记 > 第341章 工人们来到省委门口

第341章 工人们来到省委门口(2/2)

“听着!第一,立刻通知东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我不管他们用什么办法,必须把人给我拦在东山!就地安抚!告诉他们,省委的救助方案已经原则通过,正在走最后程序,天一亮就会有确切消息!让他们把这话给我喊出去!第二,你亲自去现场,找到那几个带头的,直接亮明身份,把我的原话带给他们:省委王天峰副省长,没有忘记他们!方案正在梁光军书记亲自督办下连夜完善,明天就会上会决定!让他们再信我王天峰一次!如果明天没有结果,我王天峰亲自到东山,站在他们厂门口给他们一个交代!第三,严密监控消息,绝不能让这事在今晚扩散到省城!尤其不能让某些人提前知道拿来大做文章!明白吗?!”

    “明白!王书记!我马上去办!”助手的声音也带上了破釜沉舟的狠劲。

    挂断电话,王天峰额头已渗出冷汗。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沉沉的夜色。省城的灯火依旧璀璨,但在他眼中,却如同暴风雨来临前诡异的宁静。李国华…赵立新…这背后,有没有他们的影子?是工人自发的绝望,还是有人故意煽风点火,制造事端,给明天的常委会致命一击?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思绪和愤怒。现在不是追究的时候,当务之急是灭火!是确保方案能如期提交常委会!

    他立刻拨通了梁光军书记秘书的电话,用最简洁的语言汇报了东山的最新情况和自己的紧急处置措施。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传来梁光军沉稳但明显带着冷意的声音:“知道了。处理得对。天峰同志,沉住气。越是这种时候,越要稳住阵脚。工人那边,要安抚好,但原则不能变。方案,按计划准备,明天常委会,照常开!我倒要看看,这背后,到底是工人的绝望,还是某些人的‘绝望’!”

    梁书记的话,像一颗定心丸,也像一把出鞘的利剑,让王天峰剧烈跳动的心稍微平复了一些,但同时也感到了更加刺骨的寒意和山雨欲来的巨大压力。

    他回到办公桌前,看着那份刚刚修订完成的、墨迹似乎还未干透的最终方案。扉页上那行“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字迹,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眼和沉重。他拿起方案,指尖感受到的,不仅是纸张的重量,更是两千工人沉甸甸的期盼、梁书记的如山重托,以及对手在黑暗中投来的冰冷目光。

    这一夜,注定无眠。

    省政府的穹顶之下,灯火通明如同白昼。王天峰办公室的灯光一直亮着,他像一尊雕塑般坐在那里,一边处理着助手不断从东山传回的最新情况(好消息是地方和派去的人暂时稳住了局面,工人答应等到明天中午),一边反复推敲着方案中的每一个细节,预判着明天常委会上可能遭遇的每一个刁钻问题,思考着如何用最有力、最无可辩驳的方式去阐述、去扞卫。

    窗外的天色,由最深沉的黑,渐渐透出一丝微弱的灰白。漫长的黑夜,终于走到了尽头。但王天峰知道,真正的黎明,尚未到来。

    当第一缕晨曦艰难地穿透厚重的云层,微弱地洒在省委大院庄严肃穆的楼宇上时,王天峰合上了面前那份已经被他翻阅得滚烫的最终方案。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体,布满血丝的眼睛望向省委常委会议室所在的方向。

    那里,即将决定东山两千工人的命运,决定这个饱受争议的应急基金的生死,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王天峰的政治前途,乃至梁光军书记和整个省委班子的政治信誉。

    硝烟的味道,从未如此浓烈。惨烈序幕之后的第一场正面决战,即将在省委常委会的圆桌上,以不见刀光却足以致命的方式,正式打响。

    他整理了一下有些皱褶的西装,拿起那份承载着希望、责任与巨大风险的方案,推开门,大步向那个决定命运的房间走去。背影在晨曦中拉得很长,孤独,却带着一往无前的决绝。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