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安刚走上平坦的水泥路不到十丈的距离,便来到横在路上的高大的关卡前。
下方小房子里,一个脑袋伸了出来,把陈平安拦了下来。
陈平安拉住牛绳,让老牛停了下来,一脸赔笑的看着收费人员。
那人见问陈平安不回话,直接从小房子里走了出来“往滁阳方向去永宁镇三文过路费,去乌衣镇五文,去姑塘镇七文,直达滁阳城十文;往京城方向去浦镇三文,去码头五文,直达京城八文。”
“另,牛车三文,马车五文,自行车七文,蒸汽车十文。”
“嘿嘿,去码头。”陈平安笑着从怀里掏出钱袋子。
那收费人员从手中扯下一张小票,道“码头五文,加上牛车三文,一共八文钱!”
陈平安也不敢多问,从钱袋子里,拿了八文钱递给那人。
那人撤了一张小票递给陈平安“牛车走最边上的道。”
“对了,提醒一下,如果买的是码头港口的票,却走到京城才下,被查处后罚款十倍金额!”
接过那张薄薄的小票,陈平安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
按照收费人员手指的方向,他牵着老牛通过栏杆,走在最靠右的那条车道。
以往在乡间土路上,车轮碾过坑洼、碎石、泥泞,声音沉闷杂乱,车身更是颠簸摇晃,人坐在车上,五脏六腑都跟着晃荡。
可现在,板车像是在冰面上滑行,稳得让他有些恍惚。
陈平安忍不住轻轻拍了拍老牛的后背“老伙计,你也觉得这路好走?”
这路坚硬、平坦,车轮滚动在上面,发出一种清脆而连续的“骨碌碌”声,就是要八文钱的过路费。
有点贵!
他一边走,一边新奇地打量着周围。
这水泥路很宽,并排五六辆牛车都没问题,路被白线画成三条小道,道路最外面还立着一排排膝盖高的水泥柱子,想来是防止人半途就赶着车离开水泥路。
时不时有马车“得得得”地从他左边的车道上超过去,那些马车的轮子看着也比乡下的马车轮子更轻巧,跑起来更利索。
更让他惊讶的是那些穿着和收费人员一样灰色制服的人,骑着两个轮子的自行车,在路上来回穿梭巡逻。
这车,陈平安在京城见过。
听说一辆自行车可以买十头牛!
这么贵的价格,陈平安觉得自己哪怕成了有钱人,他也不会买的。
不到半个时辰,前方又出现了横杆和收费小房子。
陈平安不识字,所以不知道上面写着的是什么字。
但他知道这里应该是浦镇的范围。
他记得走泥路,从村子到浦镇,需要大半个时辰才能到达。
没想到走这水泥路,用了不到半个时辰。
下
陈平安按照之前收费员说的,将那张小票递了过去。
这里的收费人员只是看了一眼,就抬杆,示意他继续走。
“这票还真管用!一次交费,后面就不用交了?”
陈平安心头一松。
这收费的规矩,条条框框虽多,但似乎也讲理,一张票管一段路。
又走了大半个时辰,通路的车辆也多了起来。
除了熟悉的牛车、马车,他还看到冒着黑烟的铁盒子,疾驰而过。
这车叫什么蒸汽车,他也只在京城里见过。
不用牲畜拉着,就能跑得比马车还快……
京城不愧为是京城,什么新奇的东西都有!
越靠近码头,越是喧哗,车水马龙。
就连水泥路上也都排上了队。
陈平安,交了票,过了收费关卡,在码头边缘找了一块相对不那么拥挤的空地停了下来。
他看了看天上的太阳,感叹道,这水泥路果然好使,还没到中午,就到了渡口。
不过他没歇息多久,就牵着老牛到处询问,需不需要拉货。
江边的港口,可不是以往能比的,人多、货多,总能找到营生。
……
没等两天,吴三盛就打电话给黄轩,要求进行交易,说他那边的枪支弹药全部准备好了。
黄轩跟他约个地点,便带着老朱几父子打车过去。
等到约定地点,吴三盛早已等候多时。
这里位置偏僻,后面有一个废弃的旧船厂仓库区。
黄老板,好久不见!”吴三盛迎了上来,笑容满面。
黄轩伸出手,笑着回答“吴将军,久等了!”
两人寒暄了几句,吴三盛便带着黄轩进了仓库。
“按照黄老板你的要求,找的这个废弃的仓库,应该能满足黄老板的要求吧!”
黄轩抬头看了一圈,仓库破旧,不过空间不小,又靠近海边,的确是放东西不错的地方。
此时仓库的空地上,摆放着不少码在一起的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