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 第330章 意大利人

第330章 意大利人(1/2)

    如此他和李像之间谁更适合为君高下立判,但李像是嫡长子。

    想到此处心中微微有些发寒,如此将来整不好,又是一出骨肉相残。

    看来李家皇室,是注定逃不过玄武门继承制了,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神色平静的扫视众臣,声音不喜不怒。

    "诸卿且议,两位皇子所对,孰优孰劣?"

    话音一落,大厅内瞬间一片嘈杂的议论之声。

    不过以长孙无忌为首的重臣,都个个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不闻不见的样子。

    李承乾其实心里怀疑这事就是长孙无忌和高士廉做的。

    毕竟皇子教育是由老外戚集团负责,不过转念一想,以这二人身份做这种把戏,未免有点小儿科。

    嘈杂之声只维持片刻,大厅便安静下来,同时并无人出声。

    "呵呵。"见状轻笑一声:"怎的?诸卿今日都修成泥塑金刚了?"

    话音一落,大厅更为安静,陷入一种诡异的死寂之中。

    良久,高士廉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走到大厅中间,先是看了李像和李厥一眼,然后才拱手。

    "陛下,两位皇子开蒙研学至今,老臣只教完'千字文'也不知他们口中的'尚书''孟子''荀子''韩非子'是何为所授"

    李承乾见他竟先出来说话,而且一上来就点破问题的关键,不由有些诧异。

    政治争斗,就如同鸭子浮水,扑腾都在暗地里。

    就算直接上升到明面,一般也是弄一个马前卒。

    此时高士廉这种大佬亲自上阵,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有绝对的把握。

    "嗯,申国公所言何意?还请直说。"

    话刚出口,他不由暗道坏了,他猜到这事情是谁干的了。

    目光瞟了一眼,因为整体防线收缩,返回太原的苏琛。

    这家伙为什么这么做的动机,他也猜到。

    主要还是两位皇子身份的问题。李厥的生母原是苏宁玉的陪嫁丫鬟,在生产时因大出血去世。

    而且实际上,李厥比李像还要大一个多月。

    因此,苏琛安排二人背诵内容,肯定是偏向李像。

    没被识破,李像有机会被当场被立为储君,被识破,那所有人肯定都会怀疑高士廉。

    如此拙劣的一石二鸟,也真是亏他想得出来。

    都不用想,这家伙这么干肯定没和其父、妹商量。

    这时高士廉神色变得有些严肃,低头看着李像和李厥。

    "为师教你们学习《千字文》时,里面有两句话,一句叫做'信使可覆',另外一句则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高士廉在他们心中本来就威严,加上此刻严肃的语气,两人支支吾吾就要实话实说。

    李承乾不由有些着急,要是平时他能亲手办了苏琛。

    但现在这个情况,拔出萝卜带出泥,苏家父子整不好全得完。

    那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的权力平衡就会被打破。

    到时以长孙无忌的威望和能力,必会一家独大。

    想到此处,他扫向苏琛的余光,带着三分杀意,这个自作聪明的二傻子,是真能给自己找事。

    苏琛好像感受到他的目光,不由微微低下头。

    这让李承乾更气了,你惹的事,你还躲起来了,让朕替你扛。

    无奈之下,他只能缓声道:"像儿、厥儿,过来,来父皇这。"

    言罢,两人满脸惊恐的走到他身边。

    "小声告诉父皇,是谁教你们这么说的。"

    两个孩子,犹豫了一下,然后才开口小声在他耳朵说话。

    下方高士廉眼中不由露出一抹精光,今日既出手,就算不能让苏家父子落马。

    也要让其离开权力中心。

    声音虽不大,但满是义正言辞。

    "陛下,皇子学业关乎国本,可非私事,还请告知大家。"

    李承乾心里这个气啊,傻X队友真是没个弄,这苏琛简直就是意大利人。

    "咳咳。"清了清嗓子:"申国公所言不错。"

    神色突然变得有些黯然,缓缓开口。

    "方才像儿、厥儿告诉朕,昨夜梦中,他们的曾祖父大行高祖皇帝显圣,亲自教授他们背诵今日所诵之文。"

    微微仰首,目光似穿透殿顶望向苍穹。

    "想来是祖父他老人家在天之灵,仍记挂着我们李家子孙,想当年朕初立为储时,还祖父亲手为朕披上皇太子冕服......"

    说到此处,声音已然哽咽,同时硬生生逼出两滴眼泪,抬袖轻抚了一下。

    "每每思及此情此景,朕便......便觉五内如焚......"

    话音一落,大厅中瞬间一片哗然,特别是李渊旧臣们,都隐隐在抽泣。

    演戏这玩意,只要演得足够好,那自然有人跟着入戏。

    而且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