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 第268章 沉默是金

第268章 沉默是金(1/2)

    彻底看不到孔颖达一行人身影后,李承乾方才带着众臣返回城中。

    都督府中,重臣分列两旁。

    李承乾看着手中诸多奏折,满脸苦色。

    兵部要钱、户部要钱,工部、吏部安排管理还要钱。

    娘希匹,这印都赶不上趟啊。

    "陛下,诸道州县官吏铨选已毕,今具名册在此,唯待度支钱帛。"

    "陛下,今天天气寒冷,大雪不断,朝廷还需早做准备。"

    "陛下,朝廷需要尽快给黄河一线守军送这个月粮草。"

    "陛下,如今军械紧缺,需赶紧打造,不然必贻误战事。"

    长孙无忌、高士廉、杜正伦、卢豆宽等一帮人,一个个跟催债鬼一般,纷纷起身说话。

    这让李承乾头更疼了,现在和在草原不同,正儿八经有子民了,如此就得负责他们的吃喝拉撒,这可是一笔大支出。

    他现在真想说,哥几个不行把朕切片卖了,看看能卖多少。

    但这话也只能心里想想,事情最终还得解决。

    "赵国公,官吏上任的钱,先让他们自己垫付一下,回头朝廷给补上。"

    长孙无忌沉吟了一下,他也知朝廷如今情况,确实没别的办法。

    而且他举荐的人,太多都是些世家贵族,也拿得起这钱。

    "臣明白,只是如此恐有损朝廷威望。"

    李承乾笑了笑,都没钱了,要什么威望。

    "无妨,照办吧。"

    说完看向杜正伦:"打造军械的事情,你一会下朝后别走,朕自有安排"

    "臣遵旨。"

    这两件事都是能缓的,剩下黄河守军和百姓过冬的粮草,是断断省不了。

    "先退朝吧,预备过冬粮草的事,朕明日给你们答复。"

    现在百废待兴,这些人一天天忙得脚不沾地,众人互相对视后,没再磨迹,而是飞快离开。

    "陛下,让臣留下是何事?"

    杜正伦也是忙得飞起,众人都离开后立刻拱手问道。

    李承乾起身走下来,同时从怀中取出一张地图。

    "此图所标之处,有石炭产出,你即刻率人前往采掘,务求多多益善。"

    "但记住,既有雷霆之速,又不要惊动太多人。"

    杜正伦并未立刻应下,而是犹犹豫豫的。

    "陛下,臣手中还有不少公务,这......"

    摆了摆手:"所有事情都先放下,先做这件事。"

    "那好吧,臣领旨。"

    李承乾揉了揉太阳穴,头这个疼啊。

    这次弄烟煤,一方面要铸造火炮,另外则是看看能不能有多余的,以制作一些蜂窝煤,让部队和百姓更轻松地度过这个冬天。

    目前还差一样,就是万能的草木灰,这太原附近可没有野坟给自己挖了。

    这时士兵进入大厅:"陛下,外面杨师道求见。"

    这老狐狸躲自己都来不及,怎么突然跑来了?

    思考片刻,便明白,这大概是作为代表'要债'来了,想让自己兑现钱引。

    这可感情好,真是想喝奶妈来了,想娘家人孩子舅舅来了。

    "快请。"

    片刻后,杨师道趋步入厅。因之前急行军之故,这老臣面色犹带疲态,然步履尚稳,衣冠整肃。

    及至御前,杨师道正冠敛袖,躬身行礼,声音虽略显沙哑,却仍持重有力。

    "臣师道,参见陛下。"

    李承乾微微颔首,温言道:"杨公免礼,赐座。"然后对门外吩咐道:"来人上茶。"

    二人都不说话,大厅一时间陷入沉默之中。

    终是杨师道忍不住,放下手中茶碗,说道:"陛下,洛阳诸位家主,托臣来问问您钱引的事情。"

    "嘿......"李承乾心中暗笑一声,这老家伙其实也是个有城府的人,不然也不会历经三朝还滋润地活着。

    但人老了顾虑就会多,就该急流勇退,做个愚公。

    "杨公,不瞒你说,就算你不找朕,朕也要和他们商量此事。"说着笑了笑。

    "但做生意,可要下本啊......"

    这话算是情理之中,但杨师道却面露犹豫之色。

    "陛下,他们都孤身随您前来洛阳,随身也没带钱银啊。"

    李承乾点头表示同意,毕竟李世民现在堵在黄河对岸,就算从洛阳运也运不到。

    "无妨,你去和他们说,朕自有办法解决,到时会通知他们的。"

    "好,那陛下可否给个日期?"

    这问题倒是难住李承乾,这玩意谁说得准。

    "时间上不好说。"

    "好吧,那臣先告退了。"

    就剩他一人在大厅里,心中估算时间,修建工坊其实并不耽误时间,主要还是耐火砖的烧制。

    能形成一定规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