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古籍,终于在《天工开物》的隐秘章节中找到了线索——古人用“沙漏计时、星象定位”的方法生成随机密钥,这种天然的混沌系统让量子计算机的并行计算优势大打折扣。与此同时,陈教授在量子纠错算法上取得了突破,成功将错误率降低至0.01%,但这仍不足以支撑3分钟内破解RSA-2048。
在量子计算实验室的深夜,林恩望着窗外的城市灯火,手中的古籍残页与量子计算模型的投影重叠在一起。她终于明白,所谓的“3分钟破解”只是理论上的极限,在现实中,加密与解密的博弈从未停止。无论是量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还是古人留下的混沌加密智慧,都在时间的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而在这场关于加密破解时效性的争论中,唯一确定的是:技术的进步永远伴随着新的挑战,量子计算的实用化之路,远比想象中漫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