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67

大明锦衣卫67(6/7)

    窗外传来西洋钟的报时声。崔呈秀站在葡萄牙商馆的葡萄架下,看着传教士罗明坚袖口露出的齿轮怀表链条。他故意将茶盏碰倒在《坤舆万国全图》上,对方抢救地图时,后颈露出个新鲜抓痕——与周监正指甲里的皮肉完全吻合。

    第三章 漕影浮动

    通州西仓的陈米堆里,崔呈秀找到了三十年前那场大火唯一的幸存者。老仓吏的独眼在油灯下泛着浑浊的光:\"嘉靖二十三年腊月初八,周云弈他爹就是闻到了火硝味......\"老人突然噤声,将\"〤〇〢\"三个符号划在积灰的桌面上。

    徐星野的星图在案头铺开。他蘸着朱砂在紫微垣旁标注:案发时木星正临鹑火之次。这个天象与嘉靖二十三年漕运案发日完全相同。窗外更夫的梆子声里,他忽然听懂那首流传多年的漕工号子——\"火龙烧仓日,星官坠地时\"。

    第四章 数锁连环

    沈墨在船厂地窖发现了真正的《龙江战船图》。羊皮卷边缘的苏州码子与日晷底座组成完整坐标,指向长江口某处暗礁。当他破译最后一个符号时,账房先生的血已浸透算盘——老人临死前用颤抖的手指拼出了户部侍郎的姓氏。

    罗明坚的铜十字架在诏狱火盆映照下泛着青光。崔呈秀慢慢展开从商馆搜出的信笺,威尼斯水印纸上用拉丁文写着:\"借助日晷投影完成东方占星术与齿轮机械的完美结合......\"墨迹在\"圣战\"一词上重重晕开。

    第五章 晷影交汇

    五更鼓响时,三人在刑部档案库碰头。徐星野的星象图、沈墨的船厂密档与崔呈秀的案卷在灯下拼出完整真相:葡萄牙人通过漕运将火器部件混入造船木料,利用苏州码子为暗号的账册运作三十年。周云弈因追查通州旧案发现端倪,被用哥白尼学说为仪式感的机械装置杀害。

    \"日晷底座的〤〇〢......\"沈墨突然抓起算筹,\"这是船厂每批走私火器的数量代码!\"窗外曙光微现,第一缕阳光穿过户部侍郎府邸的日晷,晷针影子正指向通州漕运码头。

    4.【关键冲突场景】 1800字

    【东厂干扰】

    沈墨刚将铜钱悬于绸缎之上,测完通风口的风向,忽听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工部重地,岂容尔等妄测!”一声厉喝炸响,沈墨回头,见一队东厂番子鱼贯而入,为首的百户一脚踢翻了他刚摆好的铜壶滴漏。铜壶“咣当”一声砸在地上,水洒了一地,火折子滚落,火星溅在青砖上,瞬间熄灭。

    沈墨心头一紧——这铜壶是延时纵火的关键物证,若被东厂带走,线索便断了。

    裴真反应极快,从袖中掏出钦天监腰牌,高声道:“我等奉旨勘验雷击痕迹,尔等何故阻拦?”

    那百户冷笑:“雷击?这分明是火药作乱!”

    裴真面不改色:“天火降灾,常有异象,需钦天监详查。若耽误了圣上问询,东厂担得起吗?”

    百户眼神闪烁,显然被“圣上”二字唬住。明代火药爆炸案常被伪报为“天火”,以免民间恐慌。裴真这一招,正是借朝廷惯例反将一军。

    番子们犹豫之际,崔呈秀从怀中掏出一份盖有刑部大印的文书,沉声道:“此案已报三法司,东厂若要插手,请先与骆都督通气。”

    百户脸色阴晴不定,最终冷哼一声,挥手带人退去。临走前,他狠狠瞪了沈墨一眼,低声道:“工部的账,早晚要算。”

    沈墨攥紧拳头,待番子走远,才低声道:“他们为何阻挠我们查通风口?”

    崔呈秀捡起铜壶,指腹摩挲壶底刻痕,缓缓道:“因为有人不想让我们发现,这火,是‘人为’的天火。”

    【历史名场面】

    当夜,徐光启悄然登临观星台。

    这位精通泰西历法的钦天监少卿,手中捧着一具“千里镜”——这是他从澳门葡萄牙商人处购得的稀罕物,能窥远如近。

    沈墨本以为他是来观测星象,却见徐光启将镜筒一转,竟对准了爆炸方向的民居。

    “徐大人,这是……”

    徐光启不语,只是将千里镜递给他。沈墨凑近镜口,顺着望去——

    某户人家的窗边,赫然摆着一座佛郎机自鸣钟。

    钟面齿轮精密,铜壳泛着冷光,与案发现场发现的齿轮如出一辙。

    “葡萄牙人的东西。”徐光启低声道,“这户人家,姓薛。”

    沈墨瞳孔骤缩——薛举人的宅邸!

    他猛然想起,薛家与龙江船厂有旧怨,而船厂账册上的苏州码子,正对应着走私火器的数量。

    “所以……薛举人不仅用《武经总要》的铜壶纵火,还勾结佛郎机人,借自鸣钟的机括制造延时?”

    徐光启点头:“泰西机械,精妙非常。若无人指点,寻常举人岂能通晓?”

    沈墨心头一震——此案背后,竟有葡萄牙传教士的影子!

    【冲突爆发】

    三日后,崔呈秀带人围住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