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更骇人的是坐标下方的微刻文字:
「反物质舱·天启六年封存」
\"哈......\"盲眼工匠的声带里混着电子杂音,机械义肢的关节突然爆出火花,\"郑芝龙击沉的不是倭船......是时空锚点!\"
赵莽的量子左臂突然震颤,纳米机械群自动重组为十七世纪的海战模型——
- 1628年料罗湾海战的立体投影在虚空中展开,郑芝龙的旗舰\"龙熕船\"炮口喷射的并非实心弹,而是某种扭曲空间的蓝光;
- 被击沉的倭寇安宅船龙骨处,悬浮着与羊皮海图完全相同的碳-60结构;
- 海底残骸间游动的不是鱼群,而是无数微型冯·诺依曼探针,正以肉眼不可见的速度复制自身。
\"滋——\"
七道苗刀虹桥突然收缩,在赵莽面前交织成明末福建沿海的立体沙盘。钨丝右眼的解析数据如血瀑般倾泻:
「天启六年(1626年)五月初六,澎湖海域检测到10^12eV级能量爆发」
「同年同月同日,北京王恭厂火药库神秘大爆炸」
盲眼工匠的残躯剧烈抽搐:\"张居正......用《乞归疏》......把反物质舱......藏在历史里......\"
纳米金颗粒突然二次重组,在坐标上方浮现出更加细密的文字——
「舱体材料:崇祯元年景德镇御窑青花瓷」
「稳定剂:嘉靖年间龙虎山朱砂」
「触发条件:隆庆开关后第77艘离港商船」
赵莽的量子左臂不受控制地刺入沙盘,纳米机械群如潮水般涌入虚拟的澎湖海域。刹那间,他的视网膜上闪过三段交错时空:
1. 1626年澎湖:锦衣卫正将刻有《乞归疏》片段的青花瓷舱沉入海底,瓷釉在月光下泛着与纳米金完全一致的光泽;
2. 2024年台湾海峡:某艘科研船声呐图谱上,海底300米处出现完好的明代瓷器,内部传出周期性中微子脉冲;
3. 此刻的溶洞:七道苗刀虹桥突然调转方向,刀尖全部指向赵莽的钨丝右眼——那瞳孔深处,竟倒映着青花瓷舱的量子纠缠态。
\"原来如此。\"赵莽的声带被纳米机械同化,发出与张居正相同的共振频率,\"反物质不是武器......是时空缝合线。\"
盲眼工匠的头颅突然裂开,露出内部精密的齿轮结构。齿轮咬合处,一行鎏金小字随转动时隐时现:
「万历二十八年 钦天监造」
最后一刻,整个溶洞的时空结构开始坍缩。碳-60灰烬在虚空中组成新的拓扑模型——那分明是青花瓷舱的量子态概率云,而概率峰值所在的位置......
正是北京王恭厂大爆炸的震中。
三、湮灭轨迹
纳米金颗粒突然量子纠缠,在赵莽视网膜上投射出三段历史:
1. 天启六年:南洋水师的\"火龙出水\"击中一艘倭船,海面爆发蓝光而非火焰,被击中的船体如全息影像般闪烁后消失;
2. 1945年:美军潜艇在相同坐标记录到莫名声呐回波,声纹图谱显示其频率与碳-60分子振动完全一致;
3. 2024年:某国科考船打捞起刻有德川家徽的钛合金残片,金属内部检测到不属于任何已知元素的同位素。
坐标点突然闪烁红光,钨丝右眼强制启动深海扫描模式。虚拟声呐图中,海底赫然躺着一个正十二面体舱体,表面刻着:
「反物质约束单元·宽永三年制」
赵莽的青铜左臂突然震颤——这根本不是倭寇的装备,而是未来科技逆向投影到历史的产物!
盲眼工匠的齿轮头颅突然加速旋转,鎏金文字在高速中连成完整句子:
「归藏显影,时空倒错,未来已至,历史未成」
海底舱体的扫描数据持续涌入:
- 舱体材料显示为17世纪倭国铁炮锻冶工艺,但原子排列呈现2045年才发明的超晶格结构;
- 内部约束场的数学描述,竟与《乞归疏》中\"伏乞圣鉴\"四字形成的拓扑结构完全同构;
- 能量读数波动曲线,完美复现了北京王恭厂大爆炸前的地磁异常图谱。
\"滋——咔!\"
七道苗刀虹桥突然坍缩成德川家徽,而赵莽的量子左臂自动执行了归藏协议——纳米机械群在虚空中重组出四维投影:
宽永三年(1626年),江户城天守阁
德川家康的曾孙正将一卷《乞归疏》摹本投入熔炉,但羊皮纸在火焰中浮现出2045年的粒子对撞机蓝图。
\"双向污染......\"赵莽的声带被量子共振撕裂,\"未来人试图改写历史,却把科技泄露给了过去!\"
视网膜上的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