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赵莽震惊的是注释末尾的一段话:\"算阵之数,负负得正;算珠之动,如波如涛;十一万斤,其重非重;老牛湾底,真相大白。\"
赵莽的手不住颤抖。三百年前的注释者似乎早已预见他今日的发现。他继续翻阅,在书页夹层中发现一张泛黄的羊皮纸,上面画着一个奇怪的装置——九十九架算盘组成的球形结构,与他在侯氏地窖所见一模一样。
羊皮纸背面写着一首偈子:
\"铜珠算尽天下事,
二进制藏古今机。
补码原是阴阳理,
河底方见真消息。\"
\"二进制?\"赵莽皱眉,这个词再次出现,却依然不明其意。他小心收好羊皮纸,决定再次夜探侯府地窖。
然而当晚,侯府突然戒严。赵莽从远处看到一队官兵闯入府中,随后传出侯老爷暴毙的消息。坊间传言是账目问题败露,但赵莽知道真相远非如此简单——青铜算盘预测的未来正在加速实现。
三天后,赵莽冒险再次潜入侯府。西厢房已经被封,地窖入口处贴着官府的封条。更诡异的是,府中老仆告诉他,地窖里根本没有什么青铜算盘,只有一些普通的酒坛和杂物。
\"不可能!\"赵莽几乎喊出声,\"我明明看到...\"
老仆神秘地压低声音:\"赵大人,侯府祖上确实有过'铜算室'的传说,但那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据说最后一位见过它的账房先生,算出了自己的死期,第二天就...\"
赵莽失魂落魄地回到寓所,发现书桌上多了一卷从未见过的竹简。展开一看,竟是《九章算术》失传已久的\"外篇\",开头便写道:\"算之道,负数为基;码之妙,补天接地...\"
竹简末尾,有人用朱砂新添了一行小字:\"老牛湾底,十一万斤,待君来解。\"
赵莽望向窗外,一轮血月正缓缓升起。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与这个跨越古今的数学谜题紧紧纠缠在一起。而答案,或许真的藏在黄河那个神秘的河湾之下。
2.3 心跳同步 4000字
第六次潜入侯府地窖时,赵莽带上了全套装备:祖传的青铜罗盘、翰林院偷来的《九章算术》孤本、还有从钦天监借来的星象仪。血月已过三日,但那个朱砂写就的\"老牛湾\"三字在他梦中挥之不去。
青铜门前的机关这次没再阻拦他。当赵莽第七次拨动算珠序列时,门悄无声息地滑开,仿佛一直在等待他的归来。九十九架青铜算盘依然悬浮在黑暗中,只是中央的阴阳双盘上多了几道暗红痕迹——那是他上次留下的血迹。
\"十一万斤...\"赵莽深吸一口气,将《九章算术》摊开在阴阳双盘之间。书页自动翻到\"方程术\"一章,那些古老的数学符号在幽蓝微光中仿佛有了生命。
他掏出罗盘放在书上,指针疯狂旋转后突然停住,指向地窖东北角。赵莽顺着方向看去,发现墙上凸出一架特殊的青铜算盘,比其他的小一圈,盘框上刻着\"心跳\"二字。
\"什么意思...\"赵莽刚触碰到那架算盘,突然浑身僵直。他的心脏像是被无形之手攥住,跳动节奏骤然改变。与此同时,所有青铜算盘同时启动,珠子开始以某种规律跳动。
怦、怦、怦。
赵莽按住胸口,惊恐地发现自己的心跳声与算珠碰撞声完全同步。更可怕的是,当他试图后退时,心跳立刻变得紊乱,而算盘阵列也随之混乱起来。
\"它在...同步我的生命体征?\"赵莽额头渗出冷汗,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作为算学博士,他立刻意识到这是某种生物反馈机制——青铜算盘系统正在以他的心跳为时钟信号进行运算。
他强忍恐惧,将手重新放回\"心跳算盘\"上。果然,阵列立刻恢复有序运转。赵莽咬破手指,将血滴在《九章算术》的关键方程上。血珠渗入纸页的瞬间,整个球形结构突然展开,变成平面上的九宫格布局。
\"九章...\"赵莽恍然大悟,\"原来《九章算术》的书名本身就是线索!\"
他按照九宫方位站定,开始诵读经文。随着每一个音节落下,对应的算盘区域就亮起幽蓝光芒。当最后一个字念完,九十九架算盘同时震颤,在空中重组为一个立体方程组的模样——正是\"十一万斤\"的数学表达。
赵莽的心脏跳得越来越快,算珠碰撞声密集如雨。他的视野开始模糊,却在恍惚间看到算盘阵列中浮现出三个血色大字:\"证毕否?\"
这是要他完成数学证明!
他颤抖着伸出手,按照《九章算术》记载的\"正负术\"开始推演。左手拨动代表负数的算珠,右手处理正数部分。随着证明进行,他的心跳逐渐与某种更宏大的节奏共鸣,仿佛整个宇宙都在通过这些青铜算盘与他对话。
当证明进行到最后一步时,赵莽的心脏突然停跳。
世界陷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