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38

大明锦衣卫38(4/6)

眼睛状的凹槽。图像只持续了几秒就消失了,但赵莽确信那就是周教授所说的\"玄冥之眼\"。

    宾馆走廊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停在他的门前。赵莽屏住呼吸,从背包侧袋摸出一把军用匕首——这是他作为前特工之子养成的习惯。

    门把手被轻轻转动,锁舌发出细微的咔嗒声。赵莽悄无声息地移动到门侧,准备应对闯入者。

    但预想中的破门而入没有发生。几秒钟后,脚步声再次响起,渐渐远去。赵莽等了足足五分钟才慢慢凑近猫眼——走廊空无一人,只有地板上放着一个牛皮纸信封。

    确认安全后,赵莽迅速开门取回信封。里面是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和一张字条。照片上是一支考古队的合影,背景隐约可见黄河的波涛。赵莽一眼就认出了年轻的父亲站在后排,而前排中央是一个面容严肃的中年男子,胸前挂着一个奇特的吊坠——形状正是他刚才幻觉中看到的\"眼睛\"。

    字条上只有一行字:「水门之下,时空交错。欲寻真相,先解鳞谜。」

    赵莽翻过照片,背面用褪色的墨水写着日期:1999年8月15日。那是父亲失踪前三个月。

    他再次查看雷火筒的照片,突然注意到之前忽略的细节:鲤鱼浮雕的眼睛部分镶嵌着一颗微小的黑色晶体,在照片中几乎不可见。而在电子显微镜下,这颗晶体呈现出完美的二十面体结构——自然界中不可能形成的几何形状。

    \"鳞片密码只是第一层...\"赵莽恍然大悟,\"真正的钥匙是鱼眼。\"

    他迅速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量子解密程序的源代码。父亲在程序中隐藏了一个后门——只有特定结构的晶体才能激活的深层解密功能。

    当赵莽将鱼眼晶体的结构数据输入程序后,屏幕上跳出一段视频。画面中的父亲比赵莽记忆中的样子年轻许多,背景似乎是一个地下洞穴。

    \"小莽,如果你看到这段录像,说明你已经找到了玄冥之眼的线索。\"父亲的声音让赵莽的心脏紧缩,\"记住,时间在黄河的某些河段不是线性流动的。万历八年的雷火筒能包含19世纪的火药,正是因为玄冥之眼扭曲了时空连续性。\"

    视频中的父亲举起一个与雷火筒上相似的黑色晶体:\"这是关键。1999年科考队在老牛湾水门遗址下发现了它,但代价惨重...我们惊醒了不该惊醒的东西。\"

    画面突然剧烈晃动,父亲的声音变得急促:\"他们来了!小莽,如果我没能回来,记住——玄冥之眼必须保持沉睡状态。一旦激活,整个黄河流域将陷入时空混乱!\"

    视频到此中断。赵莽呆坐在电脑前,额头渗出冷汗。窗外的黑色轿车依然停在那里,像一只等待猎物的猛兽。

    他看了看手表——凌晨3:17。距离天亮还有三个小时。足够他避开监视者,前往坐标指向的老牛湾上游河段。

    赵莽开始快速收拾装备:强光手电、防水相机、绳索、登山扣...还有那个装着雷火筒残件的铅制容器。他不知道自己会找到什么,但有一点已经确定:父亲的失踪与这个跨越数百年的谜团紧密相连。

    而右手掌心的冰魄印记,正如玄冥教标志中那朵五瓣冰花,正在无声地提醒他——时间不多了。

    1.3 冰魄掌的量子烙印

    省医学研究院的灯光在凌晨三点依然亮着。赵莽坐在病理科主任办公室里,指尖敲击着桌面,等待最后的尸检报告。窗外偶尔传来几声夜鸟的啼叫,在寂静的医院走廊里回荡出诡异的回音。

    \"赵老师,结果出来了。\"病理科主任杨雪推门而入,白大褂上沾着些许水渍,眼镜后的双眼布满血丝。她将一叠厚厚的报告放在赵莽面前,最上面是一张断层扫描图像。

    赵莽拿起扫描图,眉头立刻拧成了结。图像上,尸体冰封部分的皮下组织呈现出奇特的纹路——无数细小的分支从中心点向外辐射,每一根分支又分出更小的支脉,层层叠叠,如同冬日窗户上凝结的冰花,却有着精确到微米的数学美感。

    \"分形冰晶结构,\"杨雪的声音有些发抖,\"死者皮下胶原蛋白发生了晶体化转变,形成了自然界不可能自发形成的几何图案。\"

    赵莽将扫描图对着灯光细看。那些冰晶纹路呈现出完美的六边形对称,每一个分支的角度都精确到令人发指的程度。\"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形成这种结构?\"

    \"我们做了模拟实验。\"杨雪调出电脑上的数据,\"只有在零下150摄氏度以下的超低温环境中,配合特定频率的电磁场,才可能让生物组织形成这种分形结晶。而且...\"她停顿了一下,\"必须在瞬间完成冷冻,否则细胞会因冰晶膨胀而破裂。\"

    赵莽的右手掌心突然传来一阵刺痛。那五个红点自从在宾馆产生幻觉后,就变得异常敏感。他不动声色地将手插进口袋:\"明代有这种技术吗?\"

    \"不可能。\"杨雪斩钉截铁地说,\"即使是现代,要达到这种效果也需要最先进的低温实验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