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33

大明锦衣卫33(1/7)

    第四幕:硫氰陷阱

    1. 化学诡计:银票神经网

    泉州府的夏夜闷热得令人窒息。赵铭之推开停尸房的门,扑面而来的不是预料中的腐臭,而是一股刺鼻的金属腥味。三具尸体整齐排列在青石板上,盖着白布,月光从窗棂间漏进来,在布面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大人。\"仵作陈五指躬身行礼,他枯瘦的手指在油灯下泛着不健康的青白色,\"又发现一具,是城南绸缎庄的周掌柜。\"

    赵铭之掀开白布,死者面色青紫,双目圆睁。最诡异的是他的右手拇指——珊瑚状的红色纹路从指甲根部蔓延至指节,在昏暗灯光下仿佛有生命般微微蠕动。

    \"第七个了。\"赵铭之的指尖悬在尸体上方,不敢触碰。他转向陈五指,\"症状完全一致?\"

    陈五指点头,用竹签拨开死者的眼皮:\"眼白上的红网比前几个更密了,像蜘蛛结的网。\"确实,死者眼白上布满了细密的红色结晶,在灯光下折射出诡异的光泽。

    赵铭之从袖中取出折扇,轻轻扇动。这七位死者都是泉州有头有脸的商贾,死前都曾突然发狂,声称看见\"红雾弥漫\",然后倒地抽搐而亡。知府大人限他三日破案,否则这顶乌纱帽怕是保不住了。

    \"查出什么共同点没有?\"赵铭之问。

    陈五指从怀中掏出一本册子:\"小人查了七位死者的行踪,发现他们都曾在死前三日去过'永昌号'票号。\"

    \"晋商那家?\"赵铭之皱眉。永昌号是山西人开的银庄,近来在泉州风头正盛,据说背后有京里大员的影子。

    \"正是。\"陈五指压低声音,\"更怪的是,他们都在永昌号兑过银票。\"

    赵铭之的扇子停在半空。银票?他想起昨日查看周掌柜遗物时,那张被揉皱后塞在袖袋里的银票,边缘沾着可疑的红色污渍。

    \"去周家。\"赵铭之突然转身,\"我要再看那张银票。\"

    周宅笼罩在白色灯笼的光晕里。周夫人哭得几近昏厥,管家战战兢兢地捧出一个檀木匣子。赵铭之用帕子包着手,小心翼翼地取出那张面值五百两的银票。永昌号的朱砂印泥鲜红如血,边缘处确实有片污渍,像是被汗水浸染过。

    \"大人当心!\"陈五指突然抓住他的手腕,\"这红色...会动!\"

    赵铭之定睛一看,印泥边缘的红色污渍中,竟有细微的颗粒在缓缓流动,如同活物。他感到一阵恶寒,连忙将银票放回匣中。

    \"带回衙门。\"他声音发紧,\"你连夜查验这银票上的东西,我去会会永昌号的掌柜。\"

    永昌号大门紧闭,檐下两盏红灯笼在夜风中摇晃。赵铭之叩门许久,才有个睡眼惺忪的伙计拉开条门缝。

    \"官府查案。\"赵铭之亮出腰牌,\"叫你们掌柜出来。\"

    伙计面露难色:\"掌柜回山西探亲了,现在主事的是二掌柜胡先生...\"

    \"那就叫胡先生!\"

    半刻钟后,一个圆脸微胖的中年男子匆匆迎出,满脸堆笑:\"赵大人深夜莅临,有失远迎...\"

    赵铭之打断他的客套:\"近七日可有周掌柜来兑过银票?\"

    胡二掌柜眼珠转了转:\"这个...每日客商众多,容小人查查账册。\"

    账册显示,周掌柜六日前确实兑过一张五百两的银票。赵铭之注意到,账册上登记的银票编号与周家那张完全一致。

    \"这银票从何处开出?\"赵铭之追问。

    \"是...是从福州分号转来的。\"胡二掌柜的额头渗出细密汗珠。

    赵铭之眯起眼睛:\"据本官所知,永昌号在福州并无分号。\"

    胡二掌柜的胖脸瞬间煞白。就在赵铭之准备继续逼问时,后院突然传来一阵骚动,接着是重物落水的声音。赵铭之冲过去时,只看到池塘里泛起的涟漪和岸边一只孤零零的布鞋。

    \"有人跳塘!\"伙计惊呼。

    等把人捞上来,已经是一具尸体——正是胡二掌柜的账房先生。赵铭之蹲下身,掰开死者的右手,掌心赫然有一道珊瑚状的红纹。

    \"封锁银庄!所有人不得离开!\"赵铭之厉声喝道,同时注意到死者腰间露出一角纸片。抽出来一看,是半张被烧过的信笺,残存字迹依稀可辨:\"...倭船三日后到...红盐加量...\"

    赵铭之回到衙门时已是三更。停尸房灯火通明,陈五指正伏案工作,桌上摆着从银票上刮下的红色粉末。

    \"大人!\"陈五指双眼布满血丝,\"这印泥里有古怪!\"

    他将粉末置于铜镜上,滴了一滴清水。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出现了——红色颗粒在水中舒展变形,逐渐形成细如发丝的红色线状物,像活物般蠕动。

    \"这不是普通朱砂。\"陈五指声音发颤,\"我用了硝石试之,竟现出硫铁之相。\"

    赵铭之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