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28

大明锦衣卫28(6/9)

表匠机械眼上的图案一模一样。

    \"我们得立刻回天津,\"赵莽声音沙哑,\"明晚就是月圆之夜,第七个受害者...\"

    话未说完,远处城墙传来急促的钟声——不是报时,而是追捕逃犯的警报。赵莽最后看了一眼日升昌方向,那里火光冲天,浓烟遮蔽了半边月亮。

    第二章《天工开物》

    场景1:禁书解密

    天津城隍庙的晨雾还未散尽,赵莽已经蹲在古书摊前翻检了半个时辰。他的指尖在一排排泛黄的书脊上掠过,最后停在一本装帧古朴的《天工开物》上。

    \"万历年的刻本,难得啊。\"赵莽不动声色地抽出书卷,向书贩——一个独眼老者询价。

    老者仅剩的右眼闪烁着诡异的光:\"客官好眼力。不过这书缺了几页,价钱嘛...\"他伸出三根枯瘦的手指,\"三两银子。\"

    赵莽翻开书页,果然发现\"乃服\"和\"粹精\"两章间有明显撕毁痕迹。他故作失望地摇头:\"缺的正是我需要的冶铁术。\"

    \"嘿嘿...\"老者突然压低声音,\"客官找的不是冶铁术,是'那几页'吧?\"

    赵莽心头一紧,手已按上腰间短刀。老者却从柜台下摸出一方砚台:\"三两银子,书和砚台一起拿走。近日天津不太平,客官还是早做打算的好。\"

    话中有话。赵莽丢下银子,将书和砚台裹入包袱,迅速离开。

    清心茶馆后院,赵莽锁好门窗,仔细检查那方灰扑扑的端砚。砚底有个几乎不可见的细缝,用刀尖轻轻一撬,夹层应声而开——里面整齐叠着三张泛黄的宣纸!

    \"果然...\"赵莽屏住呼吸展开纸张。这是《天工开物》中被撕毁的\"银引\"篇,内容令人毛骨悚然:

    \"银者,阴气之导体也。取新死者心头血浸银丝七日,则银丝可引尸气...尸气者,非魂非魄,乃血肉未冷之电也...\"

    赵莽的瞳孔微微扩大。这哪里是什么玄学,分明是对生物电的原始描述!古人将人死后肌肉仍能导电的现象误解为\"尸气\",实则与现代解剖学发现的生物电原理不谋而合。

    他继续往下读,文字越发惊人:

    \"...以银丝织网,裹尸首四肢百骸,再以陈年尸油浸之。尸油者,电解之液也。银网既成,可引尸气贯串周身,令尸首屈伸如生...\"

    \"这不就是生物电路吗?\"赵莽喃喃自语。古人竟用银丝网络和尸油电解液,构建了一套原始的生物电控制系统!

    第三页是幅精细的工笔插图,画着一个被银线缠绕的人体。银线的走向与人体十二经脉完全吻合,但在关键穴位处延伸出细小的分叉,连接到体外的齿轮装置。最令人震惊的是,这些连接点与现代医学已知的神经节点几乎一致!

    插图边缘还有一行小字注释:\"此法源自西域'机巧僧',与《鲁班木经》合参,可造'活傀儡'。永乐年间天工院秘制十二具,后失控自毁,遂封禁此术。\"

    赵莽的指尖微微发抖。他早该想到的——白莲教的机械尸傀并非独创,而是源自这套被禁的古法!不同的是,白莲教结合了西洋发条技术,使尸傀更加完善。

    \"赵爷!\"阿吉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威廉森先生到了!\"

    赵莽迅速收好禁页,开门迎进那位苏格兰钟表匠。威廉森年约五十,红发已显灰白,但那双蓝眼睛依然锐利如鹰。他今天穿着奇怪的中西合璧装束——苏格兰格子呢外套配中国绸裤,腰间挂着铜制怀表和八卦镜。

    \"赵先生,您的气色比前天更差了。\"威廉森的中文带着浓重口音,目光却直指桌上的禁页,\"这就是那失传的章节?\"

    赵莽点头,将发现简要说明。威廉森越听脸色越凝重,最后取出一枚放大镜仔细检查插图。

    \"上帝啊...\"他轻呼,\"这比我想象的还要先进!\"放大镜下,可以清晰看到插图中银线分叉处标有\"开\"、\"阖\"字样,与现代电路图中的开关符号功能相同。

    威廉森突然指向心脏位置的一个特殊标记:\"看这里!这个'七窍'符号与您刀鞘上的纹路一模一样!\"

    赵莽心头一震,拔出戚家刀。果然,刀鞘底部刻着一个几乎被磨平的七孔图案,与插图中标记心脏控制点的符号如出一辙!

    \"我父亲从未说过这标记的含义...\"赵莽声音发紧。

    威廉森推了推眼镜:\"赵先生,恐怕您父亲知道得比您想象的多。《鲁班木经》最后一章'七窍玲珑心'记载的,正是如何用银线控制人心的技术。\"

    窗外突然传来一声猫叫。赵莽警觉地回头,只见一只黑猫蹲在窗台,嘴里叼着个闪闪发亮的东西。黑猫将东西吐在窗台上,转身消失在晨雾中。

    那是一枚精致的铜齿轮,中央刻着\"天工\"二字。

    \"天工院...\"赵莽想起禁页上的记载,\"这组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