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23

大明锦衣卫23(2/8)

 “最后一次参数确认。”她对着空气说道。

    AI的合成音从天花板降下:“x射线波长0.154纳米,穿透深度5微米,量子纠缠过滤器已激活。”

    “执行扫描。”

    光束亮起的瞬间,异常发生了。

    x射线并未均匀扩散,而是在青铜表面坍缩成无数光斑,排列成精确的数字:

    3,927,541.6石

    林语桐的呼吸停滞。这是万历朝某年的田赋总额,但数字与史料记载不符。更恐怖的是,实验室的主屏幕突然弹出国家档案馆的实时更新通知:

    【万历十年全国田赋数据已修正】

    原记录:4,200,000石 → 新记录:3,927,541.6石

    数据来源:2024年4月12日《鱼鳞图册》青铜层量子扫描

    “回滚!立刻回滚!”她拍向控制台,但系统显示——“修正记录无法撤销,数据来源为‘原始文物扫描’”。

    历史正在被观测行为篡改。

    2. 历史辐射:每观测一次,明朝少活0.73年

    警报声突然撕裂实验室的寂静。

    “检测到未知高能粒子流。”AI的语调罕见地波动,“能谱特征匹配……‘历史退相干辐射’。”

    “什么东西?”林语桐的指尖发冷。

    屏幕上的数据疯狂滚动,最终定格在一行血红的结论上:

    【观测行为导致历史态坍缩】

    每次扫描铁册,明朝灭亡时间提前0.73年

    初始灭亡年份:1644年 → 当前修正值:1638年

    她跌坐在椅子上。六年前,她在博士论文里嘲讽过“量子历史学”是民科幻想。现在,她的扫描仪正在谋杀一个王朝。

    3. 量子计算机里的明朝末日

    北大“河图”量子计算中心,陈默盯着全息投影中的明朝历史波函数。

    “加载张居正琉璃片数据。”他输入指令,“模拟万历十年至崇祯十七年的历史量子态。”

    超级计算机的算力让276年的历史在屏幕上坍缩成一条概率云。当模拟推进到1644年时,画面突然扭曲——

    紫禁城上空,浮现出一道横贯夜空的巨型方程:

    N = R* x fp x ne x fl x fi x fc x L

    “德雷克方程?”陈默的咖啡杯砸在地上。这个用于计算外星文明数量的公式,此刻诡异地悬浮在崇祯自缢的煤山上空。

    “不。”AI纠正,“这是观测者欲望的数学具象化——人类对历史的窥探欲,正在加速历史的退相干。”

    更惊悚的结论随即弹出:

    【东林党vs阉党=量子态战争】

    - 东林党:试图通过清议、修史“坍缩”历史,使其符合儒家理想

    - 阉党:利用特务、焚书维持历史的量子叠加态,阻止确定性叙事形成

    “所以张居正的遗言……”陈默喃喃道,“‘唯观测者永锢’……”

    4. 实验室的崩溃

    凌晨3点33分,林语桐的扫描仪突然失控。

    x射线束自发分裂成1582条干涉条纹——与张居正琉璃片上的波长完全一致。屏幕上的赋税数字疯狂暴跌,最终归零。

    “不是归零……”她突然明白了,“是历史正在被‘观测风暴’抹除!”

    防辐射玻璃上,血渍凭空浮现。不是现代人的血——是张居正太阳穴伤口渗出的量子态血液,正凝结成魏尔费米子的拓扑结构。

    她的手臂刺痛。低头时,皮肤上浮现出明朝户部鱼鳞册的刺青,墨迹如活物般蠕动。

    AI的最终警报弹出:

    【观测风暴已突破屏障】

    【预计72小时后影响宏观历史】

    【解决方案:停止所有观测行为】

    陈默的通讯请求此时接入。他的背景音里,全球量子考古项目的警报此起彼伏:

    “晚了……”他苦笑,“47个国家,289台扫描仪正在同步观测历史文物。”

    林语桐看向自己手臂上生长的鱼鳞册刺青。

    历史正在反向污染现实。

    场景3:认知瘟疫爆发

    1. 社交媒体上的“大明税改挑战”

    起初,它只是一个玩笑。

    万历会计录挑战——在抖音、推特、tiktok上突然爆火。用户们晒出自己“按明朝税率缴纳虚拟白银”的截图,配文:“张居正大人,我的税交齐了!”

    区块链分析师周临川最先注意到异常。

    “这不正常。”他盯着屏幕,全球加密货币市场的数据流正在扭曲,“这些‘虚拟白银’不是玩笑——它们在区块链上真实流通。”

    每一笔“纳税”都带着精确的万历朝税制参数:

    - 田赋:按《鱼鳞图册》虚拟亩数折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